Case No.08: 残缺的人心-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事件
位置:日本群马县
案件类型: 故意杀人
结果: 19人死亡,26人受伤
背景: 畸形心理状态下的发泄犯罪
犯罪动机: 报复和抹杀
犯罪目的:发泄不合理的情绪
作案时间:2016年7月26日凌晨2时45分左右
案件经过:(来源于新闻报道并整理)
2012年时,因殴打残疾人被福利院开除。
2016年02月时,植松带着一封信,试图送交到日本国会众议院议长官邸。信里内容为“要创造一个能让残疾人安乐死的世界”。东京警方当天把信的内容通报给神奈川警方,后者又通知了相模原市政府,认为植松有伤害他人的危险倾向。
2016年02月时,相模原市根据日本《精神保健福祉法》,决定把植松强制送入医院精神科。经化验,他的尿液中有大麻阳性反应。植松在医院接受了药物和心理治疗,医生认定他已经没有伤人危险,于3月2日出院。
2016年7月26日凌晨2时45分,一名持刀男子闯入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残疾人福利院“津久井山百合园”内疯狂杀人,致使男女共19人死亡,26人受伤。
罪犯环境背景以及犯罪心理分析:
环境背景方面:(部分来源于新闻报道并整理)
植松小时候很乖巧,是老师同学和邻居心目中的三好少年。因为父亲是教师,所以本来志向也是想干教育。后来还回母校实习过一段时间,学生对他的印象还都不错,说他是个“开朗的好老师”,不过后来还是没有当老师,而是在福利院就职。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嫌疑人的邻居介绍说,他平时是一个性格开朗态度谦虚的好青年。4、5天之前还跟他打过招呼,并未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平时他一个人生活,还经常在家中招待朋友,听得见欢声笑语。
植松曾在案发福利院工作,4年前因为殴打残疾人而被福利院开除。开始靠泡夜店,刺青,染发,吸毒,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日本的未来就是老头老太太遍地”之类的言论。
同年,植松与父母亲发生激烈争执后,把父母亲赶出家门,到案发时一直是一个人居住。据一名住在附近的主妇回忆,2016年春天曾有一名社会福利人员来周边调查情况时反复询问,植松是否有什么奇怪行为。
一名62岁的男子说:“他的精神不太稳定,平常行为恶劣也是众所周知的。”据附近的其他邻居说,植松的手腕一直到背上都有刺青,在案件发生前一个月,他把头发也染成了黄色。
植松强制送入医院精神科。经化验,他的尿液中有大麻阳性反应。植松在医院接受了药物和心理治疗。
被捕后居然面露笑容,自称“救世主”。
犯罪心理方面:
首先, 偏执(过分概括化和绝对化)。本案中的行为人有明显的偏执倾向,而且这种偏执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看到一些过分概括化和绝对化的认知,比如残疾人在浪费这个世界的资源,或者是诸如只有除掉残疾人才能让这个世界平衡的类似认识。这种认识在一般人身上可能也多少会有,但是都停留在无行为阶段,也就是潜伏阶段,偏执的阙值一直都处于稳定水平,而且适当的偏执在生活中是有利于一个人执行力的作用的。但是本案中的行为人的偏执,已经具象化到日常的生活中,变为实际行动来予以执行,而且本案中的行为人的偏执中,更多的体现了对于错误群体的认知和敌意,而不是本人价值观上面的极度坚持和对别人意见的抵触。
对于是否行为人是偏执型的人格障碍患者,答案基本是肯定的,当然,可能很多人说行为人应该是反社会型,我没有太多的意见,因为反社会型多数的时候是情感淡漠的,无计划的偶然犯罪,本案中的行为人并非情感淡漠,相反的,行为中情感因素丰富,而所实施的屠杀行为,也是有计划的,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所以个人觉得行为人是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的。
加之行为人有药物上瘾的情况,在检测时呈阳性,也极大的促进了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勇气和执行力,推动了行为人超现的错误认知具象化。
其次,报复。本案中的报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报复,是建立在本身就偏执的认知上的。行为人因为殴打残疾人而被福利院开除,导致行为人丢了工作,其根本原因,是自己对于残疾人和老年人错误的认知,但是因为行为人过分概括化和绝对化的心理状态,而把被开除归因为因为残疾人带来的不公平对待,认为自己的意见没有人在意,反而因为自己的一些正常行为而受到了打压,这样的心理认知状态产生了很重的报复心理。
本案中的报复心理不是针对直接行为个体的,因为认知的错误,并没有直接行为个体的体现,所以一开始的报复目标就是泛化的,也就是全部的残疾人和老年人,这种情况和认知特征一般也会出现在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偏执型人格障碍身上,本案中的行为人的特点,前述属于偏执型多余反社会型,也是因为这样,这种针对一个群体的报复行为,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包含着普世的意图在里面,以至于他觉得他自己是“救世主”。
最后,双重性格向。这部分应该是这个案例最有意思的地方,因为行为人看上去是有双重性格的,而我觉得,这种双重性格并不是少年时期就形成的,而是在行为人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实习,但是最终进入福利院工作的这个阶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是有关前途层面的受挫。
行为人从小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家中三观传统,据邻居们的印象来看,行为人身上的社会期望很高,而且一直也在满足这种社会角色的期待,一路走到大学毕业,结合实习期的时候学生们的回忆,行为人在实习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表现也是很好的,这种社会期望的契合度,可以堪称有一个完美的前景和人生期待了。一直到这个阶段,行为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和认知都在正常甚至是良好的范围内。
这个时候,转折来了,行为人为什么会在实习结束之后最终进了福利院?原因并不清楚,但是我们看到后期行为人在福利院的行为和认知变化,不难看出,行为人对于福利院的工作内容和每天接触的人的反感程度,是逐渐加深的,如果是自己热衷的事业,以行为人如此的资历和内驱力,这种情况不太会恶化的如此之快,以至于最后发展为殴打残疾人被开除。行为人在青年时期应该是经历了前途和择业层面的挫折,这对于这个阶段的人来说,属于重大刺激,足以让自我期待和认知如此高的行为人产生自我怀疑。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产生双重人格向的情况也就很好理解了。行为人的两种表现差距极大,一种是阳光开朗,乐于助人;另一种是行为恶略的非行少年。一种是为了满足之前依旧存在的社会期待而存在的,而另一种,夹杂了报复心理,自我否定之后的发泄,以及对犯罪亚文化的接触的放纵而存在。在被强制送去精神病院接受药物和心理治疗之后并裁定无攻击性出院,也就是因为其原始人格的出现吧。
“比身体残缺衰老更难以接受的,是内心无法抹净的黑暗”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