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场不断告别的旅程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主题征文第89期“别”专题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0427/107b03cba391afae.png)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告别。从稚嫩的孩童到成熟的成人,我们不断地与过去告别,迎接新的开始。每一次离别,都是成长的痕迹,每一次重逢,都是生活的馈赠。
**童年的离别:成长的起点**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就第一次离开了温暖的家,开始了寄宿学校的新生活。那时候的我还很小,甚至还理解不了别人为什么想家,一个礼拜回家一次。在跟同学的住宿生活里,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我管理,也学会跟同学的相处。因为在家排行老二,跟同学相处毫无压力,又因为学校靠近一座大山,那时候的我经常趁不上课的时候跟同学溜进山里,去体验山里的乐趣。我们采花,采果子,爬山,玩的不亦乐乎。
那时的离别,是成长的第一步,更是学会与人交际重要的一步。小学的学习压力并不大,离开家,我学会了跟同学相处,学会了更多探索自然的方式。那时的离别是成长的,也是快乐的。
**青春的转变:城市的挑战**
到了高中,我踏入了省重点高中的大门,与城市的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这次的离家从原来一周回家一次变成了一个月回家一次,再加上青春期开始对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开始感到不安,感到不适应。也就是这个时候我理解了同学所说的"想家"。从农村到城市,班上的同学来自各个不同的阶层,我感受成立同学的大方自信,同时也看到自己的胆小与自卑。
除了自卑,更多的是对环境的不适应。高中生活是有严格的早读自习,而我没有养成早起的习惯。虽然按照学校的作息,但依然每天都迟到,于是学校的人工湖见证了我多次因为迟到被罚跑步的经历。面对城里的同学的主动与自信,班主任也给予了更多锻炼机会。记得第一学期,班上十几个班干部只有一个纪律委员是来自农村,也全靠那位同学的犀利发现,让农村的孩子开发打开自己,勇敢的表现自己。
也正是众多的不适应,引发了我一次一次的改变,告别过去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打造新的学习方式,从生活,学习方式到自我表达,我都发生了变化。看着城里孩子的踊跃发言,一向胆小的我也开始挑战自己,获取更多的锻炼机会。慢慢的我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在不同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学的远行:独立的生活**
大学生活,我跨越了几个省,从湖南来到江苏。大学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我们有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爱好,但我们要共同生活。我的性格泼辣一点,宿舍的同学大多来自江浙,他们更加的委婉,婉约。记得大学第一学期时,我因为经常将收到的搞笑短信分享出来,而引起来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我分享出来只是为了大家乐一乐,但他们觉得我是在炫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原来的与人相处的方式需要改一改了。
为了跟他们相处的更加友好,慢慢的不再向从前那样的大嘴巴,有什么说什么,我在说话的时候会考虑听的人的感受。虽然告别从前的直爽方式,但也收获了表达的多元化。
因为远离曾经的朋友,周围又是跟自己性格差别比较的同学。我开始思考去寻找与自己同频的人,这时候我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心灵都更加的独立了。以前无辣不欢的我,也开始慢慢适应甜的菜,也开始喜欢喝汤。告别了从前的生活方式,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社会的融入:工作的新篇章**
毕业后,步入社会,开始了工作生涯。这一次,告别了校园的纯真,迎接了社会的复杂。在工作中我见识到人性的复杂也感受到职场的险要。说话更是小心翼翼,作为一个新人,虽然还是拥有学生时代的青涩气息,但我们要学者为自己负责。
也算是幸运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小的国企,我以美工的身份进入技术部。身边的同事大多数硕士,领导是一位中科大的博士,他们比我年长,更是知识丰富。从他们身边我学习到很多,时至今日我依然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的样子,以及他们对我的帮助。
不知不觉,到现在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如今的我早已没有了从前的学生气,脸上了更是印刻社会给我洗涤。进入社会,不管是认知还是经验都比从前更加宽广。不管是对自我把控还是对未来的认识,都比学生时代好了很多。褪去学生气,引来成熟的生活态度。在社会的工作中,虽远离了学校的生活,但也让我更加深刻的理解责任与担当。
**人生的告别与重逢:不断前行**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的旅程。我们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告别了青春的懵懂,告别了校园的纯真。但我们在告别中学会了坚强,在重逢中学会了珍惜,让我们带着感激的心情,勇敢地告别过去,热情地迎接未来。因为,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又不断重逢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