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言家与书店

2017-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転調

     

预言家与书店

    看宁浩的电影时,总是在幽默感的镜头面前大笑,戏剧性地抽搐。然而一个人骑车,走在城市昏黄路灯下的时候,熟悉的镜头,拾荒者的落魄,小贩与城管之间的生存法则,跑车炫耀般刺耳的声音....所有的一切,又让你无奈。城市越大,个体的身影越小,缩到某个角落,自怨自艾。陈捷在评论时说,与那些戴着悲天悯人的面具、不切实际地乱指出路的‘精英们’相比,宁浩以一种孩童般的天真口吻说:不择手段地活下去,这就是最真实的底层信仰。

    92之后,市场经济成为显学。不知什么时候,书店里最显眼的位置充斥着经管类的书籍,角落里的歌德似乎已经被遗忘。但是,80年代的中国不是这样的。学者李陀概括说,80年代的一个特征是人人有激情,一种继往开来的激情。80年代的人,无论高低贫富都有历史观和历史意识,人人都相信自己对历史负有责任。

      常常在想,80年代的青年们,是为了什么而活?诗人,文学,困顿,理想.....标签之下,物质贫困的一代人撑起了中国现代文学。89年,山海关火车呼啸而过,有人说,中国的文学已经死了。预言家已经走了,留下了后人敬仰的诗歌,带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纯真年代。

                                            ――エリカ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