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开家书店》书评
不止一次地想开一家书店,后来医生诊断为“书痴病”发作,打针吃药也不见好。
还是医生有办法,带着我跑遍了大街小巷每一家书店,请书店老板大倒苦水,讲述开书店的悲催生活,捶胸顿足、悔不当初,又给我翻看书店的会计账目,在惨绿的灯光下那些数字愈发惨不忍睹,这才彻底治好了我的病。
五年前看了松浦弥太郎的这本书《最糟也最棒的书店》,差一点受了刺激旧病复发,幸好松浦弥太郎本尊在日本,化身来到我身边,和我彻夜长谈,劝慰我、开导我、提醒我,才使我免于精神失常。
现在,把当年和松浦弥太郎的对话记录拿出来,请大家共赏,万一有和我一样患“书痴病”的,也是一剂灵丹妙药呢!
包:您不仅在1992年创办旧书店,还在2000年创办首家移动书店,现在不仅书店经营得很成功,畅销书也出了好几本,隐然已成为生活美学家了呢!
松:还好吧!我也是受了《如何不上班的生活》这本书的启发。
包:不上班当然不是指啃老,而是选择自己创业或从事自由职业,从而赚钱来养活自己。
松:没错。原作者开的就是书店,我也想尝试一下,就开起来了。
包:你在美国旅行八个月学到了什么?
松:不管将来怎么样,现在认真工作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以及要学着享受生活。
包:赚钱就是为了花钱,光赚不花等于没赚。我也很喜欢美国人这种生活态度,工作时努力工作,生活时享受生活。你为什么要把书店开在一辆改装过的货车上,而且要在日本全国跑着卖书?
松:全国各地不管去哪里,都可以把书店带上,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包:是呀,想一想都很美,既能全国各地去旅行,又能做生意赚钱,用赚来的钱再去下一个地方,多么快乐的生活方式啊!可是在中国,城管、工商、税务随便哪一个都能掐死你。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请严肃回答: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松:要真正体验自由,在在都需要过着正确的生活。平稳的生活步调其实是最幸福的。我相信一定能够从“正确地生活”当中看见自由。
包:说得好,我也同意。过正确的生活不仅仅意味着要走阳关大道,不要走歪门邪道,还意味着一定要了解自己,对吗?
松:是的。人的一生当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了解自己的日子。
包:可是如何才有可能了解自己呢?
松:一定要学会独处!一个人独处时才有办法思考很多事情。借由独处思考、感知事物,回到自己原本的面貌。
包:我一直认为读书其实更加重要的就是学会独处。阅读是非常私人化的个人体验,没办法呼朋聚友,就算是大家凑到一起读书,还是各读各的,还是进入各自的世界。深度阅读类似冥想,甚至会进入禅定的某种状态。这才是读书最大的价值!
松:好!所以不是拿起书本就算读书,关键是有没有进入“读书三昧”!
包:我现在也在写文章,请问有什么诀窍吗?当然,我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有毛病,不过,还是想听听您的高见。
松:我的结论是,就当做跟人家讲话一样写出来就好了。另外,要保持良好的写作状态还需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要有充足的睡眠,美味的食物和适度的休闲。对于想表达的事情不能贪心,一次只表达一个主题就好。最重要的是用心。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用心。唯有用心才能产生创意。只要用心就会有新发现,就会让你找到属于你的独创性。
包:说的棒极了!我非常受益!最后,请您谈谈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吧!
松:如果真有轮回转世,能在死亡之前解决一个非常困难的课题,相信下次投胎的起点一定不同,我总觉得下辈子的人生会从此生所达到的等级上开始。当然,不要在有缺陷的世界里寻找完美。完美是不可能存在的,不管是以结果来说还是以实际现状而言,完美不过是一种幻觉罢了。人必须接受孤独才能生存下去。不接受孤独,人就会活得很痛苦。人为什么要活下去?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成长,我们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
包:非常感谢!所以,让我们读书吧,思考吧,向内心深处去寻找吧,只有发现生命才能光耀生命。
送走了松浦弥太郎,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儿子决定将来定居在加拿大,我们迟早也是要过去的。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是我们最幸福的事情。不过,到时候也不能啥都不做吧,否则生活会非常乏味和无聊。
那干点什么好呢?对了,开一家书店!
抱歉,我要去吃药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