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推手”开启“红火日子”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封面作家

     作者:夏明辉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赣南“红土地”上移民新村郑地秀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幸福是绿野茫茫、秦岭腹地贫困户方明月种下的天麻悄悄生长;幸福是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甘肃镇原县农民杨小兵过上的“牛”日子;幸福是大山深处、青山绿水之间,紫云县贫困农户丰帮崇的妻子大病初愈的欣喜和鱼塘里一群群鱼儿来回游弋……

本报记者日前深度采访甘肃镇原、贵州紫云、陕西丹凤、江西于都等四地,调查了解当地贫困户生产生活变化。记者深切感受到,祖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不仅摆脱了贫困,吃穿不愁,而且生活正在走向小康,心情几多欢畅,日子热闹又有滋味。

扶贫脱贫,标准至关重要。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党的政策好得很啊!”

“金融扶贫帮扶很大!”

“现在的日子真的做梦都没想到!”

“现在条件好多了,想吃什么可以买什么,想穿什么在网上就能买到。”

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见证了老乡生活的变迁。

         “红土地”上的勃勃生机

          江西省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当下一派满目芳菲、。

从罗坳镇出发,沿着平整宽敞的水泥公路,车行不过20分钟,便来到了大桥移民新村。青山绿水之间,一幢幢崭新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住着从大桥古嶂片区整体搬迁过来的133户村民,郑地秀的家就在新村入口处。

说起过去在山上过的苦日子,郑地秀说:“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郑地秀以前生活的古嶂村在高山上,那里不是石头就是沙土,辛苦开辟的梯田地块小、难耕作。

“人均不到4分地,拼命一年也就三四百斤谷子,吃不饱只能煮红薯当饭,要不然粮食不够吃就得饿肚子。”

郑地秀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兴建的两间土坯房,天长日久墙角都裂开了缝,只能用木头勉强支撑着。因为房子紧挨着山,每当下雨她就提心吊胆,怕山洪暴发冲垮房子。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确保老区苏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一个都不掉队”……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党中央的殷切关怀,化作于都城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日子真的做梦都没想到!”坐在宽敞明亮的新家,郑地秀坦言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源于脱贫攻坚战役的打响和革命老区相关振兴政策的出台,古嶂村被当地政府确定整村易地搬迁安置。

政府补助3万多元,农行贴息贷款5万元,再加上自己借来的4万多元钱,就这样,年过六旬的郑地秀2014年“像做梦一样”搬进了装修好的两层小洋房。

幸福不止于此。为解决搬迁移民的生计问题,当地政府在移民新村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农行专门推出了“金穗光伏贷”。郑地秀家贷了款、装了光伏设备,每月售电收入有400多元。作为第一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郑地秀夫妻各种补助、保障收入每月有近千元。

       黄土地上的“金”色生活

       一场细雨之后,太阳把晴美的阳光洒满黄土高原。望着随风摇曳的50亩金色万寿菊花海,杨小兵心情格外舒畅,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这片金黄的万寿菊就像他的日子一样,犹如流“金”岁月。黄土地不再是贫瘠的颜色,而是“黄金”的颜色。

今年53岁的杨小兵曾是甘肃省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一名贫困村民。镇原县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是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眼下,当地正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杨小兵感觉现在的日子弥漫着幸福的气息。

“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亏党的政策好啊。今年农行还给我发放惠农贷款让我扩大养牛规模,能挣钱呢。”谈到生活的变化,杨小兵眼神充满喜悦。

杨小兵说,席沟圈村地处黄土高原,长久以来当地是靠天吃饭。他和妻子以前仅靠耕种十余亩土地谋生,加上供两个娃娃读书,全家人节衣缩食过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感到日子有了转机。这几年他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70亩地,种植玉米和万寿菊。杨小兵说,种一亩万寿菊能纯收入1000元。

生活的另一个转机是,金融扶贫好政策送到了家门口。今年3月,农业银行甘肃镇原县支行为杨小兵发放了执行优惠利率的“富民产业贷”。他利用贷款扩建了牛栏,购进了肉牛,目前已达13头。

杨小兵说,现在家里用上了自来水,硬化道路几年前就已经通到村里。他生活的这片黄土高坡和外面的世界也有了密切关联。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傍晚来临,干活归来的杨小兵在冰箱里拿出一罐饮料,然后打开液晶电视和妻子一起看看节目。他知道,如今子女都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这个家庭新的幸福,也宛如又在开始一般。

      秦岭腹地的致富“神器”

      在地处秦岭腹地的陕南,流传着一句俗语:“丹凤无凤,马家坪不平。”这既是当地人对曾经的深度贫困县——丹凤县(今年已摘帽)的形象比喻,也是对农业银行陕西商洛分行包扶贫困村——丹凤县马家坪村地貌特征的真实描述。

“以前我家里相当穷,吃不上、穿不上,没有一点钱。”回首往事,贫困如同一座大山,曾一度让马家坪村村民方明月感到无法逾越。

方明月说,马家坪村人均不到1亩地,他以前靠种土豆、玉米、小麦等谋生,但山地农作物产量太低,填不饱肚子,富不起日子。为养家糊口,他曾外出务工,几年后因病回到家乡。家里有三个孩子要抚养,自己又患了肺病,就在他觉得生活不能承受之重时,党和国家的政策改变了他的命运。

为全力帮助马家坪村脱贫出列,农业银行商洛分行将马家坪村作为定点帮扶村,倾斜资源,并选派“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

农行及时发放“惠农e贷”,支持像方明月这样的贫困户购买天麻菌种等所需材料,把村民以前用来烧柴的桦栗木变为培植天麻种植的菌棒,由此改变了这个贫困山村的发展轨迹,也改变了方明月的命运。

如今的日子,对方明月而言,有希望有喜悦。仰头可以看到无垠的天空,俯身是天麻悄悄生长。

当地政府还给方明月安排了护林员公益岗,每个月又有一笔收入。他欣喜地告诉记者,现在看病报销比例也提高了很多,自己不用花太多钱了。

在方明月的家里,电冰箱、电视机、电脑一应俱全。今年,方明月还新安装了油烟机。他的房屋砖瓦结构,里边整洁明亮。

在农业银行支持下,马家坪村几乎家家都种上了天麻,全村共种植天麻568亩,户均实现年收入超7万元。

     石漠化区的“紫”气东来

     远近的山峦,都在晴明的天底下,显着黛绿宜人的喜色。

吃过早饭,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格凸河镇沙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丰帮崇,来到鱼塘边察看鱼苗长势。这近2亩的鱼塘里1万多尾鱼苗正在生长。

紫云县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也是52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

这里奇峰林立,绿树浓荫,但也曾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面对阡陌田园,丰帮崇感觉现在的家乡模样变了,犹如紫云县的名字,紫气东来,青山绿水间蕴藏着致富的希望。

“感谢紫云农行在扶贫路上尽心尽力,发放贷款支持我养鱼,现在塘里的鱼长势良好。”近日,满面红光的丰帮崇对前来走访的农行扶贫工作队队员说。

丰帮崇是一名退役军人,复员后回到家乡。为过好生活,他也曾去深圳闯荡。因妻子患了重病,他就回来照顾妻子。由于医疗费用较高,再加上供儿子读大学,丰帮崇一家靠务农维持生活步履维艰。

贫穷,让这个汉子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那时候,可以说全家人穿衣服都是一个颜色——军绿色。都是穿我在部队上带回来的衣服。”回忆从前的苦日子,丰帮崇难以忘怀。

扶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去年12月,农业银行贵州紫云支行在了解到丰帮崇的家庭情况后,为他发放了10万元执行优惠利率的小额农户贷款,支持他承包鱼塘养鱼,让他看到改善生活的希望。

丰帮崇说,当地政府给他安排了村里宣传员公益岗,每月有400多元收入。同时,国家还不断提高退役军人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更高兴的是,妻子已经大病初愈。

“以前想吃什么,没有钱买。现在条件好多了,想吃什么可以买什么,想穿什么在网上就能买到。”丰帮崇对记者说:“因为有党和政府的一系列好政策,才让我们贫困户生活条件有了大大地提高。现在家里硬化路通了,路灯有了,自来水也有了。”

“坚定信念跟党走 脱贫致富奔小康”。记者看到,在他家的二层小红楼外面,一副红色对联,格外醒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小康路上,人人都要丰衣足食。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的政策扶持下,在金融精准扶贫支持下,发展起产业,摆脱了贫困之困,不再受贫困之苦,吃穿已不成问题,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生活越来越多希望与喜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