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活家婚姻育儿

摔跤吧,爸爸

2017-05-08  本文已影响109人  陈宁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院
摔跤吧,爸爸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看得我热泪盈眶,故事根据真实的生活故事改编。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印度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完成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而终身遗憾。他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可天意弄人,他的妻子为他生了四个女儿。正当他要放弃的时候,他渐渐长大的两个女儿因为邻居家的男孩捉弄她们,她们把他揍得鼻青脸肿。这让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内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于是他剥夺了两个女孩的童年、自由,快乐,甚至剪掉了她们的头发,忍受着村民们嘲讽和世俗、宗教的压力。最后把吉塔培养成印度第一个有资格参加奥运会的女队员,并于2014年获得英联邦运动会金牌。

也许,你会说他是一个专制、粗暴、不近人情的冷血虎爸。可是你把这一切放在童婚盛行、妇女地位低下的印度社会;把它放在少女结婚后就生儿育女,待候丈夫,无尽家务纠缠的现实中去,你就会发现这位父亲的远见与卓识。"我不要男人选择她们,我要她们选择男人。"这在男权及种姓制度至上的印度社会简直是惊世骇俗。这位父亲不仅做到了,而且让女儿把命运紧紧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在观影的过程中,有几个念头索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在孩子的人生之初,其人生发展,是完全尊重孩子自由发展呢?还是在尽量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适当主导呢?

无庸置疑,吉塔的成功完全是在父亲的主导下取得的,尽管他们开始不情愿,但她们最终热爱上了摔跤并为之矢志不渝的奋斗。这个主导,是吉塔的父亲在发现了她们的天赋后进行的,最终他们经过刻苦、科学的训练后艰难取得了成功。这个世界上,或许有一些完全尊重孩子自由发展取得成就的案例,但或许更多的是在父母有意无意的主导下取得的成功。所以,在是否主导孩子的问题上,我认为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孩子的心智及是非观还不完全成熟。主导的前提是尽量给予尊重。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成就人的兴趣真的是一开始就会对其感兴趣吗?

当然,有的人一开始就选择了从事感兴趣的事,他是幸运的。但是更多的人是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慢慢发现乐趣,培养起兴趣,最后取得成功的。就像吉塔一样,她一开始并不喜欢摔跤,但是在她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后,她的心里就燃起了梦想,要为父亲实现梦想,要为印度所有的女孩树立榜样,要为国家争得荣誉。吉塔从自我的小我中慢慢褪变,最终涅槃,成就了一个大我。所以对孩子,不要相信一开始就有什么兴趣,兴趣可以慢慢培养。

我在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是一个人的成绩与成功,不花费时间就可以取得吗?

吉塔被剥夺了快乐、自由的童年,正是这些时间才夯筑起了她迈向成功的道路。实践表明:任何一个专家、大师都是比别人付出了多得多的时间,数以千计、乃至万计。因此,没有谁能随随便便会取得成功,孩子的学习如此,成长亦如此。当然,在让孩子付出时间的同时,我们必须得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当然,我们也不一定去追求像吉塔那样耀眼的成功,但是,要想收获,就必须得有所付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2015.5.8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