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成长记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宁愿在单位加班也不愿回家陪娃,为啥?不想当孩子情绪的消防员

2019-07-28  本文已影响11人  思源姐姐

外婆,快来呀!”

“外婆,你来陪我玩!”

“外婆做饭呢,等一会做完就陪你啊!”

“不行,不行,现在就要玩!”孩子急促地叫哭喊着,拉着外婆的衣服不撒手,见外婆不理他,挥舞着小拳头表示抗议。

“好了,好了,别哭了,陪你玩,哎,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你这是要累死外婆呀!”外婆无奈地被孩子拽着一起玩,不一会儿孩子又开心地笑了起来。

家长陪孩子都会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陪孩子玩比上班还累,甚至有的家长宁愿在单位加班也不想回家陪娃,熊孩子陪不起呀,父母们内心真实的写照。

一、急躁的孩子,焦虑的家长

总能看到孩子“欺负”大人的场景,当孩子有各种需求时总急促地喊人,家长们,尤其是老人就像个“消防员”一样,孩子的情绪就是“火情”,只要“火情”一出现,家长就要背起灭火器去救火,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忙得团团转。

同情被孩子搞得团团转的家长,经常是精疲力尽,但同时也会引发了深思,家长能够永远在孩子需要时就出现吗?能够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吗?

明智的家长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不可能一直陪伴孩子面对和帮助他解决所有事情,人生的成长道路需要他自己走。

二、孩子的急脾气从哪来?

很多父母在谈论这个问题时可能会很疑惑,自己或者爱人的性格也不是爆脾气啊,怎么生出来的孩子却是个急脾气呢?要不着东西哭,吃不着东西喊,不给东西就打,想要什么得不到就开闹起来,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满足他为止。

1、情绪释放是孩子的天性

0~3岁学步期的孩子既缺乏语言能力,又缺乏社会能力,当他们玩耍或开起新技能学习时,很容易因为能力的缺乏而变得沮丧,当缺乏语言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时,就会出现发脾气,暴躁摔东西,打人或其他攻击性行为。

学步期的孩子在成长发展期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自己世界的中心,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所以当他有需求时就会很自私的认为,别人就应该满足他,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容易发泄情绪。

正确地了解孩子在生长期发展的状态,能够帮助大人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做出的行为举动,孩子的大多数社会能力都不是自然而然的形成的,比如分享、玩耍、学习技能之类的社会能力,都是通过训练和犯错误而培养的,孩子心理上的挫败或者身体上的受伤,都是成长之路上的标志。

2、熊孩子是家长行为引导的“产物”

释放情绪既然是发展的正常行为,那我们做为家长就放任自流,任其孩子自由发展,等过了这个成长期,孩子就会变好了?

别做美梦了,家长如果不积极地做出引导,孩子只会变本加厉。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怎么养了性格这么急躁的熊孩子,其实熊孩子是家长平时对孩子行为反应的产物。

因为学步期的孩子出现不良的情绪或者行为,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沮丧,并且不具有达到自己目标的能力,很多孩子只是在通过情绪的发泄来探究各种可能。

这时的孩子看到大人怎么回应,他就学会了什么,比如你吼他不乖,他会学会当自己有情绪时也可以吼叫,比如你动手打了他,他会学到当我想发脾气时也可以打人。

三、不想当孩子情绪的“消防员”,怎么办?

1、调整心态是第一步

成年人的生活是紧张忙碌的,父母们烦恼而仓促,当你疲惫了一天又做完了所有家务,所有的父母时常都需要休息一下,而此时熊孩子的高需求、高陪伴会让你更加疲惫不堪,孩子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会一直挑战你隐忍能力的底线。

此时家长需要更多的包容心和耐心,当孩子发泄不良情绪时,不要责骂和打他,让孩子看到能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会更有效。

不要将孩子看成烦恼或负担,改变一下你的心态,可以慢些来享受和孩子一起做事吗?想想孩子通过和你一起做事学习了宝贵的技能,还可以加强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件很美好的事?

2、“唐僧式”的引导

樊登老师在教育方面就很重视对孩子行为和理解的引导,他儿子小时候要喝奶喝不到时就会歇斯底里的哭,他跟孩子说,爸爸知道你很想喝牛奶,但如果你能做到不哭等着喝奶,这就叫耐心。

当然刚开始引导时不会立竿见影地看到效果,第二天孩子在等着喝奶时,还是哭得撕心裂肺,樊老师这时又说,儿子,昨天爸爸说如果在你想喝奶时,你忍着不哭地等待,叫什么?

孩子哭泣声逐渐变小喃喃地说出,“叫耐心”。樊老师立刻给出反馈说,对,儿子你这个行为就叫做耐心。虽然孩子有点理解但他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是哇哇大哭要奶喝,但孩子已经有了改变情绪的意识,这就是进步。

在孩子发泄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地不断重复地引导孩子控制情绪,积极地对他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期待他下一次的表现。

3、学会引导小技巧,轻松化解臭脾气

(1)放低声音

家长可以用“悄悄话”来代替吼叫,如果孩子在电梯大喊大叫,你可以走近他蹲下来,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嘘,请你小点声”。不用吼叫,悄悄话也可以把你的要求表达得清楚直接。

(2)利用幽默、惊讶和创意

如果你的孩子比较情绪化,幽默和惊讶的态度会比吼叫的方式更有效。比如当孩子坐在超市地上,哭着要糖果时,妈妈可以坐在孩子旁边,也假装哭泣地看着他,做出滑稽的声音,孩子可能立即就不会吵闹了。

(3)试试数数

数数对孩子们有着魔法般的效力,你可以只是简单地说:“现在请停止哭闹。”如果他们不听,家长就用平静而坚定的态度说:我数到3,就要离开了。当开始数“1”,孩子可能就会不哭了,因为孩子能从你的语调和态度里明白,你是认真的。

(4)请再来一次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要求孩子做第二遍或者第三遍,就像导演要求演员一样,直到你满意为止,这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比如当孩子行为不礼貌地要东西时,就可以平静地要求:“请你有礼貌地和我说,要说请和谢谢,请你重新做一次。”

养育孩子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劳神费力,或者令人精疲力尽,而在于你必须知道自己的选择和心态,以及这对你的孩子成长和信念所造成的影响。

家长们要善于观察,学会预判,掌握主动权,不要把自己变成为被动的“灭火器”、随时准备救火的消防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