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清风简文拾贝暗香盈袖

一个人,活成了孤家寡人

2024-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云飘碧天

昨天晚上,刚刚忙完准备洗澡时,突然收到一个同学的微信:

下班了?某某同学的父亲去世了,你应该不知道。

我立马回复:

什么时候的客?你们都去吊唁吗?

他说:

今天晚上的客,你本不知道。

我说:

嗯,我不知道,没有人告诉我。

他说:

你们本来就没有共礼,对吧?

我说:

是的,之前我在国外,同学基本上都没有共礼。

他说:

嗯,是这样子啊,那也没关系。

随后我们又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就互道晚安各自休息。

洗完澡躺在床上,我仔细梳理了一下我回国后这一年多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发现自己因为疏于打理,已活成了孤家寡人。

同学家里有什么风吹草动,没有一个人告诉我。

也难怪,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像我这样一无权二无钱三无背景的人,在同学群里妥妥一个小透明,被人忽视是意料之中的事。

再加上之前同学群建立,各种聚会、婚丧嫁娶,我因为人在国外,没有人告诉我,我没送礼也就没有交集。

回国后,除了几个私交甚好的同学聚了几次,其他同学除了名义上是同学,实际上已形同陌路。

而潜在我骨子里的那份清冷,也让我活成了别人眼里的高冷。

值得庆幸的是,在此期间,我与筱、珠由网络奔现,隔三差五举杯畅饮。让我灰暗的生活,多了一抹亮光;让我贫瘠的朋友圈,多了一丝鲜活。

虽然我们也不经常联系,但所有的悲欢都能共享,所有的心伤都能共情。

所谓的知己,大抵就是如此吧?

说话不需翻山越岭,有事不必拐弯抹角。

去年我来上海后,可能是因为我不在家的缘故(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人缘差的缘故),导致去年好几个同学的亲人去世,都没有人告诉我一声。

就连我认为私交很好的一个同学,他母亲去世,也没有人告诉我,包括他自己。

等我从朋友圈看到消息时,他母亲已经过了二七。

那一刻,我有一种深深的悲哀。

一种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拿我当路人的悲哀。

虽然,他选择不告诉我,有他的理由,说是不想让我花钱。

而我,却在那一刻恍然大悟,其实我在他心里就是路人甲路人乙。

而另外一个同学的母亲去世,我是在女生群里知道的。

想着我回国后她曾邀请我去聚会,虽然最后我找借口拒绝了,但我还是感谢她。

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我当即微信转账给另外一个同学,请她代我送了礼。

至于她领不领情,已不重要,我只是尽了我的本份。

当然,再好的感情,我知道如果不经常维系,最终,都将曲终人散。

而要我选择将就,我宁可选择孤独。

三毛曾在《送你一匹马》中写道: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了负担和承担。
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

所以,今年春节回家,我没有主动联系任何同学(虽然回老家时,我精心准备了伴手礼,还千里迢迢带回了很多当地的特产),当然,也没有任何同学联系我。

我心里很清楚,想见你的人,天涯海角是咫尺;不想见你的人,近在咫尺亦天涯。

因为不常联系,许多人,走着走着就淡了散了。

我也知道,有些人,注定可以当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注定只是你人生路上的过客。

活到这把年纪,早已看透了人情世故。

所以,不再纠结用何种方式去维系任何关系。

我亦深知,同频的人,哪怕隔着千山万水,也可以心意相通、悲欢与共。

不同频的人,哪怕费尽心思去维系,最终还是会在某一瞬间尘归尘土归土。

活成孤家寡人没什么不好。

很喜欢《有书》有篇文章里的一段话:

当你熬到独自喝茶、独自散步、独自看书、独自听音乐,没有电话、没有聚会,而却能自得其乐,那便是你高贵的开始。

当然,高贵与我天遥地远。

我只要活成一朵花的姿态就好:恣意、独立、自由、自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