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1年-进入500强

2018-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玉都赤子

最近在安排造人计划,工作节奏安排的比较慢一些,也少了很多应酬,能静下心来回忆下这几年走过的路

    当时所在的制造行业是全球500强,据说当时从全国招聘的应届毕业生5000多人,经过一周的集训,后来我被分到手机生产部,在当时效益还算比较好的部门,车间实习三月,分别是成型,烤漆,组装.我学文科的,刚开始进车间各种好奇,像拖拉机一样的成型机,就是装载手机外壳磨具的机器,每个磨具钢材质,上吨重,因为我们以师级干部的身份进场,多了很多特权,可以比较自由的行走在车间,产线的工人管理很严,不仅不能随意走动,相邻同事交头接耳被线长抓到会被罚的,对应从来没有进过正规公司实习经历的毕业生来说,这么庞大而又竟然有序的工厂,当时留下的更多的是敬佩:不愧是全球最大工厂,做代工竟然也能进入世界500强行列.

    烤漆车间是无尘车间,进去要穿防静电服,从头到脚都包裹严禁,进入车间还要穿过几米长的风门,就是一个通道,两侧有很大的出风口,吹去静电服上的灰尘,手机烤漆要求很高,如果有很细小的尘土落在将要烤漆的手机外壳上,烤完这个手机外壳基本也报废了,细心的朋友买手机时应该遇到过有些流漏到市场残次品,也算是那时培养的职业习惯,现在自己买手机或电脑或家电总能挑选的比较到位

    组装车间不像成型车间那么多大型机器,也不是无尘车间,只有几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十几个工位,一字排开,以手机为例,烤漆完成后的外壳有一个工人再次检查后先上传输带,传输带有IE工程师通过反复测量调整一个合理的流速忘下传送,下面一个工人手头有按键的零件,每流过一个外壳,她拿起按上按键放到传输带上,下一个工人再拿上手头的喇叭安装到外壳后继续往下传送,最后有一个工人检查打包,这样下来一个手机就组装完成了,这样说把,一旦机器开动,每个环节的工人都要以一定的速度和效率一直不停的忙到下班,公司有专门的IE工程师没事就拿个秒表在每个工人后面计算每个动作的用时,研究有没有更高效率的动作,以达到单件时间最短效率最高,从工业时代资本家的角度,就这样榨取每个员工的剩余价值来达到资本的积累.以前为了温饱产线工人可能也还能忍受,现在的90后小孩子从小都是被老人宠大的,哪能长期受这种煎熬,所以产线工人流动很大,用工荒也越来越严重,不过这也催生了新的工业机器人,来逐步代替人力

我的11年-进入500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