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写作营(齐帆齐)读书散文

我在图书馆见习的日子

2024-02-2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馆吖

我叫王一哲,23岁大学毕业。

毕业之后,面临着工作和考研双重选择,还有谈了七年的恋情,莫名其妙地被分手。

接踵而来的打击让我意志消沉,还好老家的图书馆成为我避风港,带我走出阴霾,收获了一缕阳光。

一、毕业之后的困惑

从南方的大学回到北京,打开门,家里静极了。只看到餐桌上一张纸条:哲,冰箱里有你最爱吃的水饺,妈妈!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王一哲笑笑,这是妈妈爱的表达方式,一个笑脸,一盘水饺。

此时正是周一,爸妈都去上班了。

他迅速地冲个澡,下碗水饺。然后,四脚八叉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哲,我们分手吧!我遇到一个更合适的人,也希望你遇到比我更好的人。”他突然惊醒,芬要跟我分手吗?不会吧,我们怎么可能分手,我们在一起七年了。

他就自然地去拨打那个熟悉的电话,“你好,你所拨打的电话无法拨通,请稍候----”他又连拨几次,依然是这句礼貌的回复。

王一哲从QQ找到微信等联系方式,写到:“芬,我想你了,见一面好吗?”对话框出现一个红色感叹号,并提示“消息已发出,但对方拒收了。”

红色的感叹号,像一个锤子一样,把他敲醒了。他和芬的七年之恋,在上个月就结束了。

对了,上个月,芬发给他加上标点才34个字的分手短信,就彻底地消失在他的生命里。

他疯狂给芬打电话,发信息,都是一个回音一样“无法发送”

王一哲打芬的父母和她朋友的电话,大家都一个口径“不知道”,这一切好像都是安排好的似的。

在学校最后的一个月,王一哲失恋又加上毕业,心情低落到极点。

看到同宿舍的有的被保研,他却放弃保研,也许放弃去父亲工作的机会。

因为他和芬商量好,一起回到北京,他继续考他喜欢的专业计算机,芬考她喜欢的美术专业,可芬把他俩的美好愿望给打碎了。

想到这些王一哲,困意全无,失落、焦虑像潮水向他涌来,把他淹没在海底,无法呼吸。

正在这时,爸妈回来,未见其人,就闻其声“哲,到我公司来吧,正好与你的专业对口,以后我把建筑公司就交给你打理。”不迟。

“别听的,先建筑专业的研究生,再回公司上班,反正年龄还小,迟几年上班也。”

爸爸和妈妈一句接着一句对他灌输,王一哲听得脑袋都疼了。

“你们再说一句,我就回老家,啥都不干了。”说完把门摔上,出去了。

此时,北京的天气最热,小区里就像个蒸笼,想到花园里坐,可哪里都有他和芬的影子。

他在大街上漫无目地走着,来到高中时常去的书店,熟悉的布局和老板,还是那个卧在门口的白猫,他的心突然凉爽了一下。

回到家已是半夜,爸妈已进入梦比乡,他也写好了一张纸条,放在餐桌上:爸妈,我回老家了,别担心我,我会做出明智的选择。一哲”

第二天,天未亮,王一哲拉着行李箱冲向车站。

二、当上图书馆见习生

王一哲坐了四个小时的高铁,回到老家亳州,看到生活十几年的学校,心里突然安定了不少。

高二之前,他们一家三口就生活在这里,爸爸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妈妈是学校图书馆员。

他从记事起,就和大院的小朋友一起在校园里玩耍,然后到图书馆里看书或写作业。

高一的时候,爸爸辞掉工作,到北京去开公司,妈妈一起到那儿工作,他和奶奶留在这儿上高中。

爸爸在高三下学期,帮他联系好一所高中,让他转学。

他在这儿学习很好,全校前十名,他不想转学,怕跟不上课,与大城市的同学搞不好关系,就不想去。

最后,在父母一再的劝说下,转到北京。开始,学校把他分到一个普通班,认为小地方的他成绩不会多好。

经过几次测验,他考到全校前十名,学校又把他调到最好的班。过去了一周,他又回到原班,因为那有芬,一个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孩。

王一哲回到家里,放下行李就去图书馆。这里的一切还是那样熟悉,妈妈多年的同事,还是那样可亲。书籍还是那样整洁摆放在那里,就好像一直在等着他归来。

“一哲回来了,准备住几天。”他最喜欢的王伯伯王馆长说着就把他拉到办公室。

王一哲向他说,自己要在这儿准备考研,大约一年的时间。

王馆兴奋地说:“你真是解我燃眉之急,刚走了一个见习生,正愁着再招一人呢。”

“我行吗,我不是图书馆专业的。”他怯生生地说。

“没问题,不会就问,哪个老师都会帮你的,况且你就是图书馆长大的。”

王一哲犹豫了,这一年的学习压力很大,要放弃学了五年的建筑设计专业,重修计算机,还要考虑自己的目标学校。这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能兼顾好学习和工作吗?

他想了两天,最终还是选择当见习生。他的图书馆给他的童年插上了翅膀,让他读万卷书,认识了更大的世界。

图书馆一定会给现在迷茫的他,另一个世界,让他飞得更高。

三、工作和学习的日子

第三天,王一哲就到图书馆报到,王馆把他带到阅览室,这里的是阅览兼自习室,读者特别多。

办公室的陈老师,把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都告诉他:当天的报纸要当天上,他们是按照字母排序。杂志按编号和主题来排架。过刊杂志按中图法排架。

最重要的是维护好阅览室的环境,让上自习的人,有一个安静的环境。

他顿时压力很大,怕干不好这份工作。

这些他从小看了无数遍的书刊,没有想到还这样烦琐。

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慢慢地他的工作也顺手了很多,但读者的一些问题也让他很抓狂。

“老师,卫生间在哪”这是每天要回到无数遍的问题。

“老师,这本书在哪里,电子室在哪,哪本书可以让人看了不焦虑-----”遇到回到不上来的问题,他很尴尬。

他想到妈妈可是老图书馆员,这种事她一定会处理好的,就给妈妈求助。

妈妈告诉他,自己把这年的工作经验,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对你会有帮助的。

王一哲从书橱里拿出十几本日记,有两尽多高,每个本子的封面都标上年月日,第几本。

看着妈妈熟悉的字体,大多一天的工作内容和感受。

基本上都是为读者服务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每篇日记后面都会推荐一本书,把书的主要内容总结一下,以及适合哪些人群来看。

看到妈妈一页页的文字,好像看到在图书馆工作的样子。

他下定决心,要向妈妈学习,做一个合格的馆员,哪怕是见习一年,也要努力做好。

他用两个星期的时间,把日记看完,有图书馆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懂的他向前辈们学习,慢慢地他适应了这里的工作,并渐渐地喜欢上这里。

一天中午,读者很少,但上自习的人很多。他到室内走了一圈,看到和差不多大的,还是比他大的,都在全神贯注地学习。

大家有的在做高数、申论、英语等各种不同的书。身在其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他,自己也该学习了。

他回到办公桌上,把放了两周的书本拿出来,开始自己的学习之旅。

上班如果工作不多,读者又少,他就开始学习。早上他会提前来一个小时,下班之后,他就变成读者,与大家一起学习。

一年的时间,要学习全新计算机专业知识,还要看基础课,难度可想而知。

学习计算机是他最大的挑战,陌生的名词,就让他迷惑几天,每到这时,他就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如果选建筑设计,可能就简单很多,可计算机是他的爱好与梦想,他不想放弃。

当他失去信心时,他又去翻看日记,看到妈妈推荐的一本后面写了一句话:如果你坚持不下去做一件事时,就去看看《肖申克的救赎》,一定会给你带来希望和力量。

第二天,他就找到这本书,一夜把他看完,这本书像春风一样,吹来了希望和阳光。

最后,陈老师了解到他的困难,就主动帮王一哲讲解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因为他研究生主攻的就是这个专业。

陈老师,不仅成为他图书馆工作路上的指路人,还是他考研路上的老师。

就这样,王一哲凭着他的努力和毅力,一年的见习期结束了,他顺利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那个学校仅招两个学生,他入围了。

当他离开图书馆之前,他把妈妈日记交给图书馆办公室。他想让更多的让他陷入迷茫的人,都能找到一本书,陪伴着他们走出困境。

王馆长也把那本,他看了无数遍的《肖申克的救赎》送给了他,那上面有陈老师和其他馆员的美好的祝福。

王一哲把书紧紧地抱在怀里,走出了图书馆。当他回头一看,此时的图书馆像一轮太阳,一直在他身后,他的步子走更加坚定。

我叫王一哲,一年的图书馆见习的日子结束。可在这一年里,我汲取无穷的力量,去迎接未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