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营第二期 Day 12
“屯菜”是缺少安全感吗?
今天的“树洞时空”有伙伴前来连麦,问我“囤菜算不算是缺少安全感?” 这不是单纯一个Yes or No的答案,因为囤菜只是一个行为,其背后有个体的内在加工机制。每个人的内在历程与过去的经历,信念系统与心智模式息息相关,如果只是单纯的回答“对,是缺乏安全感!” 就失去了好奇这个内在的加工机制的过程,以及安全感又是如何失去的探索历程。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相同的行为,其背后的意图与动力都是不同的,因人而异。
与这位伙伴的沟通中,了解到当她每次经历有压力的事情,都会感到特别的焦虑,同时自动化地要去做一些事情,来帮助自己缓解焦虑。例如这次面对疫情,她去参与“囤菜”,这样能感到内心会踏实一些。然而家人对她的这个举动却给了很多的评判、否定、甚至是轻蔑的态度。所以她也困惑了,我囤菜难道不对吗?我是不是做错了? 囤菜不但没有帮助到缓解焦虑,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怀疑,困惑与自责。
所谓心安之处是故乡,我们内在有一个空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平和的,稳定的。 而当我们处于不安的时候,会试图去向外抓取,有很多的忙碌与消耗,同时内在也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就失去了平衡,也失去了与内在平和空间的联系。 我们要去工作的方向便是如何让自己安稳下来。
是什么阻碍了你回归到内在的平衡呢?这是需要去做一些探索的工作。而焦虑的情绪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信使,来告诉我们是什么导致问题的存在。我们在身体的层面与焦虑做了一个联结。这位伙伴感受到肩膀上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同时心口上还有有一团火在烧,顺着这样的一个体验我们再往下去探索。 “最初让你有过这种体验是在一个怎样的情境?” 她的记忆回到了15年前,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几乎都快喘不过气了,感到无限的疲劳与虚弱。
我继续问她“如果现在的你想和15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她说“我要告诉她,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过去的!”
“15年前的你,愿意相信吗?”我问。
“我想她会相信吧!因为我体验过,确实那件事情后面也真的没那么大不了” 她回答道。
“所以是你自己选择相信问题很严重,是吗?”
她忽然恍然大悟,对!好多次我以为是很大的一件事情,但是回过头来去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她的一个思维模式,是容易把事情扩大化。 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浮现,去了解我们内在的加工机制。
对于自责的部分,我们也去做了一些处理。看到人与人观点的不同,我们是可以保有一份界限,允许别人去表达他的观点,但是不把别人的观点当成是对自己的贬低和打压。
回顾我们一起工作的历程,那个影响她回归到内在平和的是认知偏差以及对自己缺少信任。既然知道阻碍是什么,那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自己去与这两个部分继续工作了。
明天的“树洞”还有什么故事呢?我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