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教孩子“学会拒绝”,比学会“分享”更重要

2019-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豚学院家庭教育

01

晴晴暑假里每次出门玩都会带上一些零食,每当碰到别的小朋友就会跟他们分享。

有邻居问到晴晴妈妈为什么喜欢分享时,她很奇怪地看了邻居一眼,说:“这还用问?免得孩子长大以后自私自利啊,你别看我们很节俭,这点道理还是懂的,你看我家晴晴现在就特知道分享。”

没错,晴晴是挺大方的,但她在分享我们零食时,总会说一句话:“我现在跟你分享,你以后有吃的也要跟我分享哦!”

晴晴在说这句话时,在告诉自己也告诉他人“好东西要分享,只有这样将来才可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需要的东西。”

说这件故事,不是想强调这样做对错与否,而是想跟大家探讨一下,分享背后的真正含义

为什么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不要自私自利,哪怕是装,我们也会让出自身的利益去分享。

那是因为我们都明白,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独占利益暂时看起来收获很大长远看却极大损害了与别人合作的可能性

说到底,我们会分享,是因为了解懂得社交礼仪社交规则后的理性选择。

自私自利就每个人存在的本能,分享是人社会化的表现,让孩子学会分享没错,但更要让他清晰知道分享背后的道理

02

对于公共资源,分享要遵守社会准则

在社会生活中,资源是有限的。当我们自身的利益和别人发生冲突时,分享不是一味的先人后己,而是按照规则行事

分享一个我大侄女的故事。

有天晚上,我带大侄女到广场玩免费的碰碰车,她刚刚从别的小朋友手里等到一辆车,就被一个比她矮一点的孩子拦住了。

我一向觉得小孩子的事情先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所以虽然看到了也并没有介入对话。大侄女直接坐到车上拒绝,僵持了一会,我看到对方的妈妈过过来对大侄女说:“小朋友,你能不能下来,让妹妹先骑一会啊。”

看到对方家长态度这么强势,也可能是因为内心好面子的基因作祟,我对大侄女说:“给这个弟弟玩一会吧,我陪你去玩蹦床。”

没想到大侄女坚决地说:“不。”

那一瞬间我真感觉很尴尬,觉得别人肯定会不会认为大侄女不懂礼貌什么的,会觉得这孩子也太自私了,连家长都管不了,俨然就是个“熊孩子”。

我也只好继续跟她商量:“为什么不能让给弟弟玩呢?”

“因为他没排队”,大侄女说:“我都排了很久才拿到的”。

这是个非常合理的理由。这个回答很出乎我的意料,以至于我都没法反驳她。

那个妈妈显然对此很不满意,也许她认为我该拿出长辈的权威,让大侄女下来让给小朋友也就是她儿子。

可我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陌生人的感受去破坏孩子心中的规则

面对坚持的大侄女和木然的我,她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回头对自己的孩子大声说:“这有什么好玩的,我们进去买蛋糕吃。”

这就是规则的力量。在社会生活中,面包就那么大,这就需要每个人都按照规则来切分享用。

所以家长应该早点让孩子明白,对于公共资源,分享不是毫无原则的谦让而是要遵守社会的准则

像是排队、遵守红绿灯、守时等等社会规则很多,但是成人往往太喜欢变通,而不重视规则。

守规则会让孩子获得自己的权力,同样也能让他成为一个自律和有尊严的人。这提醒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分享,也要给孩子做出按规则分享的好榜样

03

对于私有财物,分享需要公平公正

这么说可能有人会反驳,教育孩子就是应该让他懂得谦让。没错,谦让确实是种美德。但既然是一种美德,就肯定是一种在符合大众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更高的个人选择

换句话说,选择了美德会收获精神满足,不选择也没有什么错。在此借用这段时间热议不断的“让座风波”话题来说就是“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

而现实中,我们很多家长却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过分追求这种美德,而忽视了孩子应有的权益。换言之,缺乏公平公正,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都要让孩子牺牲自己去满足别人。

过犹不及,如果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那没有问题;如果是家长的代劳,那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我们经常能看到亲朋串门拜访时,如果来了同龄的孩子,看上了自己心爱孩子的玩具,很多大人就会说服甚至逼迫孩子把玩具送给那个小朋友。

这样做,一方面出于大人间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却没有重视到这件玩具对孩子的意义。

对孩子而言,失去心爱的玩具就如同失去一个好朋友一样伤心。还是那句话,你眼中的小事对孩子来说都是大事

三四岁的小孩子已经有了物权意识,他们能够明白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哪些又是公用的。

公然忽视孩子的权益,不但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而且长此以往,还会让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懦弱。他会基于拒绝就是不礼貌的考虑,很难去拒绝别人,更加不会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04

拒绝是孩子的必修课。

在合肥11路公交车上。一个老人,对着一个独自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要求他让座。他对小朋友说:“你要让着我,我是老年人”,边说还掏出了老年卡。

但小朋友因为生病了,感冒难受,一直在咳嗽,并没有说话。

上面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尊重”老人呢?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如果你是当时在车上的孩子,你会怎么做呢?”

在教育孩子时,虽然我们倡导让孩子要尊老爱幼、懂得谦让,但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认识到,拒绝本不是不善的行为它是对自己内心的遵从

父母要知道,学会拒绝,能帮助孩子和他们不喜欢的事物分开,给予他们选择的力量,并保护他们。

所以,让孩子懂得分享的好处也要让孩子学会拒绝的艺术

不要厚此薄彼,以公平公正为原则,懂得拒绝的孩子才会珍视分享的意义

那么,怎么教会孩子拒绝呢?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是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物品有处置权,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他可以拒绝我不分享自己的饼干,没人会强制他;他也可以选择与别人分享,以便获得更好的社交关系和友谊。但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不要被“谦让”的思想控制住

同样,别人也有自己的选择,如果被拒绝了,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要坦然接受。

其次,让孩子自己处理拒绝,家长不要越俎代庖。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顾虑,自己的孩子看上去很胆怯,别的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从来不敢去争抢。

其实,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胆量的问题,而是因为缺乏经验。别说孩子了,我们很多成年人对于拒绝别人都很头疼,是我们不敢吗?只是我们不会而已。所以,孩子有什么想法,一定要让他自己说出来,多让孩子练习,他才能学会。

最后,教给孩子拒绝的艺术。有些人担心孩子总是拒绝别人,会不会真的成了别人眼里的“熊孩子”而被同伴孤立呢?

凡事有得必有失。什么都迎合别人的需求,别人一不高兴就让孩子牺牲自己,这样的孩子必然是不快乐的。如果孩子真的因为拒绝而受到了冷落,那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学习会逐渐掌握拒绝的能力和尺度

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不见得就要伤害别人。我们还是要教会孩子一些委婉的礼貌用语。比如可以说,“请等一会”“我先玩一会,再给你玩”等等。

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慢慢进入了社交敏感期,他们会逐渐从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分享作为和朋友交往的手段是孩子必须掌握的技能。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分享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完成社会化进程。千万不能舍本逐末,要有原则地去分享有技巧地去拒绝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社交技能

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能坚持自我,守住自己的边界,和别人相处时不纠结,坦然自若。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END-

欢迎关注“海豚世界 ”,id:dolphinsworld 。这里百万妈妈的共同成长社群,提供众多妈妈自我提升干货(情感婚姻、育儿等),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并聚集众多优秀美妈一起交流学习,最有趣有料的线上和线下活动,等你来!

​一一老师,三亲教育体系创建者、创新心灵教育实践者,国家高级家庭教育导师、心理咨询导师,帮助众多妈妈度过生完孩子那艰苦的几年,陪伴共同成长,我们的宏愿:让每个家庭笑起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