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23天收获了什么
在简书日更23天,坚持每天早起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日更,而且一定要千字以上。早起日更有两个原因,一是把必须完成的任务尽早完成,减轻一天压力;二是固定时间段进行日更,养成一个好习惯,让日更成为日常。
坚持了这么长时间,我有什么收获呢?
1. 完成千字上下的区别
在参加这一期日更前,我已经连续码字30天,要求每天500字以上,于是1000字就成了极限,一般都在六七百字。而这次日更,我的文章基本都在1000字以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写作”的文章,强调写作时不要在意字数,写出来就好。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
初学者,也就是提笔不知道怎么写,总觉得自己没题材,不知道写什么的人,字数可以从百字开始。先锻炼写出来,就像建房子时打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才能起高楼、建大厦。
写了很长时间,就要进行千字练习,能更好的锻炼毅力,更能锻炼文字的组织能力。以前字数要求少时,写上三五百字,就开始往结尾绕,迫不及待的把这项任务结束掉。偶尔有拿手的题材,由于惯性(写几百字搞定的惯性)也不去深入思考,草草收尾。
如果要求千字,就会学着运用形容词、动词,还会加入一些修辞手法,或者增加一些例证。让文章更有活力,更加生动。
一篇文章过多的修饰,显得矫揉造作;而一点都不修饰,又显得平白无奇。要怎么掌握这个度,就需要多练习。而怎么多练习,就是多写字,遇到的问题多了,就知道怎么运用文字,怎么运用修辞。
每天早上二三十分钟写500字,我今天练习写作了,完成日更了,时间长容易形成“完任务”的心态。而完成千字以上,为了进行文章修饰,要动脑子,这样留下的印象深,会有玩游戏一样的感觉。并且增加对文字运用能力,会更自如。
不要求字数的除了初学者,还有大咖、大神,也就是比我强的前辈们。他们可以不在意字数,因为他们的水平已经收放自如,无论多少字都能准确而深刻的打动读者的心。而作为像我这种要求积极上进的码字工,一定是要勤学苦练基本功的。
2. 标题是文章的门面
面对海量资讯,我们是怎么选择文章的,肯定是题目吸引我们点进去。只有点进去,才有人真正去看你的文章。
就像是一个小饭馆,门面干干净净,或者店名很吸引人,光顾的人肯定多。如果饭菜有很有特色,很可口,这样就积累了回头客。
好文章一样。读者被你的题目勾引进来,一看内容,这个写得好,和我有共鸣,这个内容对我有帮助,也就吸引了回头客。反过来,如果文章写的不好,只有一个好题目,会是什么结果,一定是这个读者再不会点进你的文章。有可能还会记住你,连误入的机会都没有。
3. 增长见识,积累素材
在写的过程中,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脑子的某个地方存了一点东西,用在这个地方刚刚好。可是问题来了,搜肠刮肚,也不知道把它放哪儿了。最后不得不遗憾的放弃。
我前两天读了一本闲书,是关于水资源考察的。越读越觉得里面一些数据、一些事例很有用,因为是真人真事更有说服力。但是因为一开始当闲书读,没有打算记录,而且靠在床上读的舒舒服服,懒得去拿笔和纸。想着先记住,读完再回头重读,再做笔记。可是当翻开再重读时,由于那本书太厚,没有了耐心。
隔了几天想凭着记忆写一下关于水和眼泪的故事。没有素材支撑只好放弃。可见笔记很重要。都是“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读书是这样,平时生活的积累也一样。有好的想法和见闻抓紧记下来,不要太高看自己的记忆力,当用的时候,你会发现它真的不行。
以前在我们单位有一个基层小领导,他不爱说话,性格内向。但是他对生产线的熟悉程度没人能比,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有一个记笔记的好习惯。他早晚做计划、做总结,平时兜里揣一个小本,随时记录生产线发生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这个和我们码字是相通的。
我们在读大咖、大神的文章时,是不是经常佩服他们的博学多识,见闻广泛。我想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经过日积月累才有了现在的成绩。他们一定在生活在读书时是一个有心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走上了码字这条路,都要坚持,都要对自己狠一点。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毛竹的生长经历:毛竹种下去5年,地面上没有一点动静,而它们地下的根却在不停的长,不停的长,扎的又深又牢固。完成扎根任务,它们会破土而出,以每天五十、六十厘米的速度生长。“势如破竹”就是这个道理。
愿我们像竹子一样扎根,不求势如破竹,一定会坚持成长为自己希望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