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己的文章!
认识字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有读书的经历,在书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文字中,修身养性,提高自己。
我也喜欢读书看文章,喜欢读别人的文章,也喜欢读自己的文章。读别人的文章可以品读作者的思想,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开阔自己的思路和视野,同时增强分析力和鉴别力。而读自己的文章也别有一番体会。
在闲暇时间撰写文学体裁的文章,严格的说也属于文学创作。我认为创作要凭着一种灵感,绝不能当作任务来完成,否则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即使在这样的思想压力下写出了文章,也不会写出自然、和谐、满意的作品来。文学创作应该有实实在在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自身有了这种体验,才能按照写作的规律,信马由僵,随笔写出有韵味、有情感的文章来,写作过程中也会得心应手、行云流水,没有半点做作和造弄。我一向是带着情感很投入地写作,因此,很多文章其实就是自己内心主观世界的流露,是另一个自我的展现。我常常把自己发表的文学稿件当作别人的作品来品读,反复揣摸作者的心境、思想和观点,从而比较作品中体现和映射出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否一致。毕竟作品中的描述与现实生活相比还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差距,有的超越于现实,站在想象的高度去拓展;有的滞后于现实,甚至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情感释放,有些表达也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想法,比如公平、正义、良知等,在构思和写作中也无法左右,还要考虑和顾及一些客观因素。这些东西也许在一个熟谙世事、无所顾忌的名家和职业作家看来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固执地认为,一些想法和事情很需要婉转的表达和宣泄,在敞开的思路中,不得不在如流水般的笔下回锋流转。如此,就让作品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有了差距。
十几年来,虽说自己勤奋工作,追求进步,但却是业绩平庸。虽然信奉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但也少不了逢场作戏的虚伪。唯有一点写作的爱好,并得以长期坚持,不弃不离,写出的文章也算能真实的展示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细细算来,也有三百多篇作品见诸于市、省和国家级报刊,每每看见经过努力出现在报刊上的文字,心中都会产生一点小小的波澜。作为宣传部门,接触的文体种类很多,对于新闻稿件,写作时往往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走约定熟成的老套路。见报后,也只是粗略的读一两遍就放置一边。调查报告、论文言论等公文也只是作为资料存放起来。但文学稿件则不然,往往要读上很多遍,特别是一篇自己感觉比较满意的作品发表后,往往要读上几遍甚至十几遍,且每次都细读全文,一字不漏的欣赏,从来不厌其烦,细细的品味内涵,久久地陶醉其间,从中分享劳动创造的快乐和感受。
一篇稿件虽然发表了,但无论是写作技巧上、措词造句上,还是思想表达上都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有的词句还需要进一步推敲,甚至还要进行结构上的修改。拜读别人的作品,与自己同类文章进行对比,也可以进一步查找不足。有时一篇文章写出来之后,要暂时放在一边去沉淀,一段时间之后再拿出来细细的品读,发现会有另一番感受,就会感觉许多词句使用的很不贴切,要作一些改动,或添加或删除,甚至推翻重写;有时一篇文章发表了,经过多次阅读,总会感觉意犹未尽,或者又有新的领悟,于是换一个角度再重新去写,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个性。人们在谈论撰写文章的经验时常说,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不错,不论是机关公文,还是文学作品,修改文章是写作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只有阅读而且是反复阅读自己的作品,才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的修改,文章才会逐步的完美。
自己的作品读久了,读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会逐渐的变淡,也就会渐渐感觉到文章的索然无味,就会想方设法的提高自己,激励自己提高写作水平,去创作更好的作品。如今各类书籍堆满了书店的柜架乃至各个角落,各类文章占据着网络世界的文学网站和博客家园,新思想、新观点、新境界,新的文学语言、文学视角,新的写作方法创新着文坛的各种体裁,如果对自己过去的文章还在孤芳自赏、自得自满,一定会忽视眼前新鲜多变的现实。自己的欣赏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发展,没有进步,没有提高,就没有作家所具备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和写作水平,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没有时代气息,也就不符合读者的胃口。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有着与作者紧密相连的心绪、思想,文字水平等,也就是说,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尤其身处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革的速度迅猛,文学创作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我们不能总是沉湎在过去的旧思想、旧观念之中。一段时间过后,回头再看看过去的作品,也只是当时那个年龄段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文学作品要有一种符合时代前进和发展要求的文学思路,我们的文学作品就要用激昂的文字去弘扬和展示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先进思想和向上的情怀;用犀利的笔触去揭示社会的阴暗和与社会发展相悖的丑恶,用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自己的心境和个性,把要描绘的事物和对象表达得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