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系列散文随笔散文

“淡墨”书法艺术展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3人  梨樵

一个人去看一场书法展,为将来成为书法大师做一点小小的准备🤣❣

我一直很想学书法,尝试过好几次都无疾而终。控制腕部的力道对我来说有点困难,当初学乒乓球就是因为力道的问道让我一次一次放弃这项运动。

写毛笔字对我来说是一件修心养性的事情,性情急躁了是肯定不行的,是一种折磨也是一种修行。

我不是特别能够欣赏毛笔字,但这次去书法展也渐渐看出了一些微妙的门道,也许不一定对,因为我也没有实践过,但是多去看一些展览,多用心体会,用脑思考,还是会积累一些经验的。

这次书法展的主体是“淡墨”,淡墨书法展就是把墨色变化作为主题,重在用水,追求幽淡,水墨神化。

黄宾虹先生说墨有七色,浓、淡、破、积、泼、焦、宿。其中对淡墨的要求是“平淡天真,咸有生意,出没掩映”。先生又提出“一点之墨,墨有数种之色方为高手”。早些年我看中国古典墨画之时,已有所感悟。明明只是黑色的墨汁构画,但却觉得青山绿水,白云雾霭,峰峦叠嶂都尽在其中。

印象派巨匠高更说:“每次使用色彩并不是为了绘画,而是为了创造音乐般的感受,那感受来自色彩本身,来自色彩中神秘及难以理解的力量”。书法用墨,尤当绘画用颜料。

以前看书法照片或是书籍时很难有真正来自于艺术的感觉,这一次一幅幅书法真迹就在我的眼前,用心体会其中的韵味,竟慢慢也能看出一些门道来。而且,我感觉我是在用眼睛在看,但又不是只是用眼睛在看,不知道哪里开了窍,眼睛里的一字一句都走进了心里,其中妙法和糟粕都能有所见解。

这次书法展是王正良先生的个人展,通体看下来,这个人的书法技艺已有大概。有研究,但未得其真谛。后从书法册上看到他说自己研究“淡墨”也是时日不长,学养和功力都有限,在探索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言辞倒不是谦虚,而是在描述一种事实。

看到最后,我已经对“淡墨”有了一些理解,看到一个“山”字,我心里猛然一惊,这个字写的有感觉,却又让人觉得气韵不足。

“淡墨”书法艺术展

我刚好有幸碰见王正良先生本人,在别人忙着和他合照时,我问工作人员可否问王正良先生一个问题,工作人员先是一怔,随后紧接着说可以。我在旁边等着,看到和我差不多的年轻人只是忙着合照,而不是关心艺术文字本身,默默地不禁叹气。

我问王正良先生在写“山”字的时候是想表达出心中怎样的想法。他说:“一条地平线,三座耸立的山”。我不再问了,因为我已经证实了我心中所想。所谓字如其人,尤其是书法艺术,展现的都是人本身的性情和格局。我只能说王正良先生是一个诚恳的书法者。

每个人心中对“山”的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有人想象应如泰山巍峨,有人想象应如华山隽秀,又有人想象应如仓山缥缈……好的书法者应该是可以将自己心中或磅礴大势、或灵秀飘逸的气质尽显于书写的一字一句中。

“淡墨”书法艺术展

“独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

原应是“观钓颇逾垂钓趣,种花何问看花谁”,这副对联是叶圣陶老先生挂在家里的一副对联。马未都先生说收藏杂项篇的最后一讲引用了这幅对联。这两句的意思是自得其乐。观钓者得到的乐趣要比钓者本人多,而种花所得的乐趣要比赏花者多,都是强调过程的重要。

“淡墨”书法艺术展

“坡后繁花饰绿野,窗前小朵缀青柯”。

“淡墨”书法艺术展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淡墨”书法艺术展

“心有灵犀一点通”。

“淡墨”书法艺术展

“强国”。

说到底,我也只是个书法门外汉,见解这种东西,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我的阐述仅代表我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或好或坏,或对或错,都与人无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