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沟通
下午陪玖月上课,我在外面等着她下课。看见一个姥姥带着两个外孙,大外孙二年级了,自己写完作业拿书在看。这时候姥姥走过来,拿着手机让他看一个视频,但是孩子理都不理,继续看手中的米小圈。这时候姥姥不断地说:你看看,你看看,看这个小孩写的多好,你看看。。。
小男孩瞟了一眼继续看自己的书,姥姥站在身边不停地刷视频,一边刷一边让小孩看,你看看,这孩子不好好学习,他爸爸让他打爸爸,孩子不忍心,爸爸就拿棍子自己打自己,视频孩子哭的不行!这时候另外一个外孙过来说我看看!姥姥说:你三字经会背了没?外孙一听转身去旁边看米小圈去了。
后面还是这样,姥姥就一直站他们身边刷视频,自认为是教育的视频,一边刷一边说你看看人家,你都不会,你看看这啥结果。。。过了十分钟,姥姥走到另外一个外孙旁边说:你这一节课下来学的啥,给我说说,(孩子不吭声)你没学啥吗?外孙扭头换个方向看书。姥姥就站起来四处看看走走!
我感觉如果我是孩子,我也不愿意跟她聊天!互换一下,如果孩子成天拿视频说,你看人家家长多优秀,你看挣多少钱,你学学,你看看!今天上班都干啥了,一天挣多少啊,什么时候涨工资啊,老板觉得你怎么样啊。。。。如果是爱人经常这样说,我们可能分分钟把他灭了。 试想自己是不是也做错过,本意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变得有自驱力,结果用错了方法,到最后孩子聊天都不想跟你聊!
想起上课时,王院长问:为什么你的孩子越大跟你聊天的字数越短?你每天都一个样,他小时候你这样说,他长大了,你不学习停留在原地,每天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我们要不断的学习,改变自己的思维,教育孩子有方法,跟上孩子的步伐,做有智慧的家长!
看一个视频讲过,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层次不同,孩子的模式跟我们是相反的,我们成人之间见面聊天是先打招呼,接着说事情,然后再说想法,再继续聊感受,最后说需求!孩子小时候对父母没有防备心理,直接说内心深层次需求,如果你经常开头就否定了她的需求,她就认为这个需求是不对的,然后再次说感受,如果这个时候再次被否定,那以后只能对你说这件事了,最后孩子会退回到只打招呼的那个层面!慢慢跟你距离越来越远,可能就变成回家之后只跟你们说一句:爸妈,我回来了!然后进房间锁门,除了吃饭上厕所绝不踏出房门!
每日一省:
珍惜当下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光,每天抽出时间认真听孩子说话!不要整天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替孩子做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