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今晚在儿子书桌边随手写字,默写几首这册的古诗,儿子说你默写《琵琶行》吧。遂提笔默写,以为不记得,却一句接一句从笔尖流出,心中十分宽慰,儿子看了连连表示佩服,聊起《琵琶行》,我告诉这首诗是读书时候当堂课背下来的,当时特别喜欢。杨诠慧老师边讲我边背,下课她讲完我也背完了,是真的背下来了,背给同学们听,他们说我提前背好的,今天故意拿来显摆。其实不然,这类叙事诗比律诗和现代文都好背,又浅又上口,看着很长很吓人,真去背就知道了,一点不难,非实践不得知也。
类似的《长恨歌》《孔雀东南飞》《阿房宫赋》……只要敢面对,都很好背。也记得《孔雀东南飞》是听姑姑家的小哥哥(从小这么叫)一直背,还是不知所云,我说我都听会了,他很不满,我拿起他的书来背了一会儿,印象中大概十几分钟(不确定),就会背了,背给他听,他也说我提前背过,我说我都没学咋提前背呢,反正他不信我现场背下来的。今天和儿子聊起来,儿子问,你小哥哥咋样了,我说复读也没考上,后来去城市打工了。其实未必他背不下来,是被那几百句吓到了而已,恐惧抑制了他的背诵能力,使他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我总结说,很多事只要敢面对,就胜利了一大半。儿子若有所思。
浅谈过后,提笔再默,默着默着,内心泛起了波澜,此《琵琶行》已非彼《琵琶行》,那时候深深同情诗人和琵琶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慨人生无常。现在视频里对《琵琶行》的解读,也都是抓住主题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展开,大多发出历尽生活沧桑之感。如今再品,却品出不同的滋味。这琵琶女还真会话术,难怪会“一曲红绡不知数”。文中她多么善于营销自己,一顿颇有情怀的话硬生生洗白了“五陵年少争缠头”的过往史,让饱读诗书的白都陶醉得不知南北,涕泪湿衫,口称知己,连连说“相逢何必曾相识,”更是对琵琶女的“老大嫁作商人妇”选择性眼盲,只同情她“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女的志到底是什么呢?是“忽闻水上琵琶声”“诉尽心中无限事”?老公不在家,半夜三更不在家睡觉,跑到船上“犹抱琵琶半遮面”,还说是因为“商人重利轻别离”,“门前冷落鞍马稀”之人居然把情义定在头顶,这样的自怜自艾自抬身价,真是无可形容了,只能说口才了得,确有过人之处。最后白说“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她“感我此言良久立”。“感我此言”是听闻白落魄至此,并非达官显贵,良久立是为啥呢?莫非心想白白浪费了时间和谋划?哈哈《甄嬛传》思维太强大了,对白居易也有了别样的认识,这么轻信的人,一般做不出非常的抉择,他的颠簸可能和他的认知是相匹配的吧,可谁的命运不是认知决定的呢?虽然他的诗在唐代据说也要排名第三称为诗魔,仍概不能外也
。
不深究了吧,这篇诗文可以解读太多,难怪一部《红楼》养活了历历代代的红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