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过来的这一年

2019-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可以之动

明天是8月7日,去年的8月7日,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动儿告诉妈妈要学法律,进而要为学法律做准备,于是,开始了动儿重拾书本的日子。8月9日跟老师见面,8月10日开课。

冥冥之中,自有神助!

1、师生结缘

在锦明老师的群里结识了志平,因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就有了私下的交往。2017年年底,志平姐妹向我推荐了一个本地家庭教育讲座活动,结识了徐老师,也加入了徐老师的父母学习群,徐老师本职是志平儿子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元旦假期,偶然在动儿原班级群里看到一篇很有个性的检讨,是女孩(这女孩后来统招考上了动儿的志愿高中)写的,名为检讨实为调侃,文字很有格局和文采,于是发到徐老师群里,请群里的大咖父母发表意见。徐老师点将李老师,就这样结识了李老师,跟李老师未见如故,后来见面了,感觉李老师是一位对工作极富热情、对孩子威严而不失温柔的语文老师。

动儿想找一对一的大学生辅导学习,征求李老师的意见,李老师坚决反对,于是推荐了吴老师。

吴老师,虽不是科班出身,但已从事家教二十多年,很了解中学阶段孩子的心理,一见面就镇住了动儿,于是跟吴老师见面的第二天就开始上课了。吴老师,辅导数英物化,每次上课时都只带着钱包和手机。

2、小科补习

动儿初二的地理和生物没考,于是寒假期间就安排了补习,其他科目,想着,动儿跟班,抓点儿紧,估计没问题。假期,地理完成的不错,生物完成了三分之一。开学了,计划是动儿返校跟班,结果只跟了不足三周的时间,三月过去了,政治、历史、信息、物理实验、化学实验、英语听力、体育加试,没有任何行动,动儿坚持要自己整。时间又过了二周,估计动儿感觉靠自主有些靠不住了,同意妈妈帮忙找老师。

崔叔叔是妈妈的初中同学,在另一所初中任职,很久都没有联系了。3月下旬时,有当年提前转学的初中同学要归队,崔叔叔组织同学小聚,这样,妈妈跟崔叔叔的联系又续上了。于是,妈妈请崔叔叔帮忙找了体育老师,之后又请崔叔叔帮忙找了信息、政治和历史老师。化学实验课,虽然没上全,动儿自信没问题。物理实验,下午考,上午吴老师帮助整实验表格。英语听力,最是省心,坚持听了几套题。小科满分95,除了体育加试练得时间不够,扣了5分,其余小科全部满分。

妈妈很感激崔叔叔的鼎力相助,崔叔叔总说,“孩子想学就好!”,妈妈想想,真的是,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无论孩子还是父母。

3、学友

动儿上课的时候,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不吃不喝不放水,但是每天学习的时间就限于上课的这几个小时,而且,吴老师也保证不了每天都给动儿上课。吴老师还有一个学生,成绩好也很努力,于是吴老师帮忙把动儿跟学友组成学习小组,吴老师不上课的时候,动儿跟学友一起做题、讨论。动儿的收获,应当不限于备考,更重要的是,动儿可以看到别人的努力程度。从寒假到中考,每次往返30-40公里,每周4-5次,大多数时候,回家时已子时过半,妈妈和动儿居然坚持下来了。吴老师评价,这是他做辅导二十多年以来,组合最成功的一个学习小组。

4、返校与居家

从动儿重拾书本开始,动儿和妈妈就一直在规划返校的时间。初三上学期,从计划中的开学,推迟到国庆假期后,进而延迟到期中考试开始,又推到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前二周,直至学期结束,整个学期除了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动儿没有一天是全天在校的。初三下学期,动儿早在春节前就决定了要随班正常到校。开学了,第一周坚持下来了,从第二周开始断断续续地请假,说是第二天正常到校,结果是改到上课去、大课间去、中午去、不去,这样,动儿陆陆续续坚持到校了有三周,最后决定放弃到校,彻底改为在家自主学习。

初三上的时候,妈妈对动儿的一再推迟到校,是完全理解和接受的,初二下的课程要补,之前学过的初一初二的内容也只剩下零散的记忆,初三上的课程还要同步跟上,课业的压力很大,随班的话,老师照顾不到动儿的进度。对初三下而言,在寒假的时候,动儿明确表示,开学要正常到校,所有科目的复习和学习都是按照这个日程安排的。开学了,动儿坚持没多久,到校时间一拖再拖,每天的时间大多消耗在纠结中,妈妈非常的懊恼和不解,这不是我的动儿?!我的动儿向来是,季布一诺,千金不悔。于是,妈妈开始寻找蛛丝马迹,原来是,动儿难以融入到班级中去,原本就是插班的,还有(老师和同学)说动儿休学降级就不会是正常(学生)的声音。这样,妈妈释然了,也坦然地接受了动儿在家自主学习。动儿在决定在家自主学习之前,询问妈妈是否有(经济上)压力,妈妈回应,没有压力,钱挣来就是要花的。

5、中考志愿与录取

初三下学期,纠结了一个月是否到校随班后,动儿的心情放松了,也开始在学习上投入精力了,动儿一模比三月月考进步了将近50分,即使,这期间动儿要应对大大小小的加试小科,共9项。之后的二模,动儿有很高的期望值,很想杀杀那些瞧不起他的同学的威风。在二模成绩出来之前,动儿很是轻松惬意了一段时间,结果,二模成绩与一模不分伯仲,只差1分,动儿觉得很搞笑。二模成绩出来时,离中考只剩三周了,离报考志愿还剩一周了。按照动儿一模二模成绩,志愿学校是根本没有可能的,感觉动儿很失落,大话都说出去了(动儿一直跟原先同届的同学扬言,他要上大一中)。妈妈平静地接受了动儿的二模成绩,然后就开始跟动儿商量升学策略,就是,坚持报志愿学校,志愿学校不能录取就去私立高中。同时,为了给动儿打气,妈妈建议动儿自己在家进行模拟考试。动儿自主模拟的过程并不顺利,常常是动儿无法调整成考试的状态,成绩自然也不会好,甚至有时动儿做卷的时候都睡着了,但妈妈每次都试图挖掘出动儿有进步或是有潜力的地方,然后放大这部分对动儿中考成绩的影响,于是,动儿信心满满地报了志愿学校。这样报考风险很大,但妈妈就是想让动儿放下包袱,努力往前冲,体验一下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而努力的经历。妈妈心里知道,不可以期望动儿满弦发挥,能提高二十分就是超常发挥。

终于万事俱备了,剩下的最后二周,动儿由每天三分之一时间学习,变成每天三分之二时间学习。考试的当天,还有强大的送考阵容给动儿加油,动儿没有辜负自己,中考比一模二模提高近20分。成绩出来了,动儿先申请到了二家私立高中的录取资格,而且保证是可以去小班的。在申请私立高中的时候,动儿发现私立高中的生源分数段太低,不能接受,决定还是要去公立高中,哪怕是被录取到普通高中。最初,妈妈心里还是不太情愿,后来还是接纳了动儿的选择。母子同心,剩下的就要看老天爷怎么安排了?!结果,动儿被大十二中录取了,这是动儿的分数能去的最好的学校。我的天呐!

6、男女朋友

动儿在家期间,来往最多的是一位小学同学,现在高职上学,属于不喜欢学习的那类孩子。一直以来,妈妈都特别感激这名同学,在动动最苦闷的日子里,他肯到家里来玩,肯陪动动玩游戏,甚至于,在动儿交女朋友不顺利的时候,陪着小心!每次同学来的时候,妈妈都申请能给二人做点儿好吃的,结果都是二人自己煮泡面吃。有一次,妈妈去一所大学做讲座,动儿还特别邀请这位同学一起去旁听。

初三上,动儿到校的次数很有限,不知是什么机缘,动儿结交了班里的一名女生为女朋友。11月中旬的一天,动儿正在跟女朋友煲电话粥,刚好妈妈撞见,于是动儿很夸张地告诉妈妈,他有女朋友了,妈妈也夸张地做了回应,随后请动儿邀请女朋友到家里吃饭。其实,在此之前妈妈也感觉到动儿有女朋友了,很明显的表现是,零花钱都送给美发师了,发型还比较夸张,还好,妈妈忍住了没有打听,只等到动儿主动跟妈妈说。随后,妈妈很正式地给动儿写了一封信。学期末家长会的时候,妈妈主动找了女孩儿的妈妈,聊聊二个孩子交往的事儿,女孩的妈妈说,女孩曾跟她提起过这封信。想是,动儿把妈妈的信给女朋友看了,二个孩子或许从妈妈的信中读出的是鼓励这种关系的发展?!

动儿自己不去学校,有段时间,象上班一样,早上送、晚上接,女朋友上下学,周末二个孩子会凑在一起,或出去,或来家里玩。来家里玩的时候,动儿会请妈妈回避,大多数时候,妈妈会顺势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妈妈不方便,也会拒绝,在这件事儿上,基本没发生冲突,其实妈妈的心里是比较紧张的,时不时会提醒一下动儿,但都是点到为止,而且,动儿也不让多说。女孩来的时候,妈妈偶尔会提醒一下,二个人都要早点儿睡觉,学习上要互相帮助,每每这时,动儿都会说,你有什么要说的,跟我说。

从动儿的情绪上,可以感受到二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时而好,时而紧张。好的时候,动儿就一边黏在电话粥里一边玩游戏,紧张的时候,动儿就发泄在游戏中,都占用了二个孩子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妈妈的心里是干着急!好在,妈妈表现出来的不是反对的态度,动儿不用再花时间和精力跟妈妈捉迷藏。没想到的是,二个孩子的关系在中考前不到二周的时候,结束了!

这是动儿浓缩人生经历的一年。想想我儿真是不容易,要应对这么复杂、多变的内外部情绪和环境。

另,动儿被大十二中录取了,姥姥和大姨给的红包都给妈妈了,看到回头钱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