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授衔仪式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过境的风

    此次被授将军军衔的十多人中,赫然有两名太监,一是韩赞周,一是卢九德。

  韩赞周是特务组织东厂的负责人,极重视情报信息的崇祯是将东厂视为军事组织的,因此韩赞周作为东厂负责人,即使是阉人出身,竟然也被崇祯勾画在授衔名册中。

  卢九德则是长年在地方监军,用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被崇祯召回南京任皇家军校常务副校长后成绩也是斐然,这次授将军军衔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两人一个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个面容刚毅目光锐利,其实跟人们印象中的太监形象大相径庭,此时身披明式将军铠甲雄赳赳气昂昂立于将军群中,毫无违和之感。

  乌云滚滚,大风猎猎,一面面大明红旗以及皇帝龙旗迎风招展,太和殿前广场上军士们井然森立岿然不动,一片庄严肃杀之气。

  鼓声、号声戛然而止,一片肃穆中,头戴乌纱善翼冠,身穿龙袍,腰悬宝剑的崇祯皇帝在万众瞩目中走出太和殿。

  御阶下,史可法、卢九德、李若琏、郑芝龙、刘孔昭、韩赞周、黄得功、郑鸿逵、高杰等十二人目视皇帝肃立不动。

  授衔仪式简洁而又隆重。

  在禁卫军司仪军官引领下,将领们依次上阶,推金山倒玉柱般向皇帝单膝下跪。

  与双膝下跪不同,双膝下跪代表奴颜婢膝的软弱,而单膝下跪则是自古以来的军礼,代表着军人铁骨铮铮的尊重与臣服,所以单膝下跪礼被崇祯保留。

  崇祯对每个受衔的人都固定的问一句话:“将军可有决心为朕保境安民,开疆拓土?”

  而回答永远是那铿锵有力的一句:“本将誓死追随陛下,唯圣命是从,万死不辞!”

  这当然都是事先对好的台词,只是没想到的是,这授衔仪式上的台词就这么一代又一代的沿袭了下去,以致数百年后,中华开疆拓土的对象变成了太空,这台词仍是一字未变。

  接下来便是受衔将军双手郑重接住皇帝亲赐将军宝剑,然后站起,由皇帝亲手将纯金打制、五角棱形、闪耀发光的“将星”配戴到他们胸前,向皇帝行举手军礼,退至一旁。

  逐一授衔,整个过程肃穆庄严,现场虽有数千将士观礼,却是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授衔完毕,崇祯带领受衔众将面向殿前广场而立,崇祯环视广场上严整肃穆的军阵,看着那一面面迎风猎猎招展的旌旗,崇祯缓缓抽出腰间宝剑,举过头顶,振臂而呼:“誓护万民,誓创太平!”

  如同被按下了开关,广场上军士们齐声一遍遍高呼:“誓护万民,誓创太平!……”吼声直冲云霄。

  能喊得如此整齐,当然也是早就排练过的缘故。

  少年军校学员们喊得尤其声嘶力竭,他们在这口号中领悟着皇帝给予军队的梦想与使命。

  黑云滚滚压顶,一道闪电在天际劈过,雷声炸响中,崇祯手举宝剑的背影却如泰山般纹丝不动,伴随着军士们激动亢奋的呼喊口号,时间仿佛定格在了这一刻。

  这时,在场人中只有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在默默地为崇祯捏了一把汗,他在担心崇祯会不会又被雷给劈了。那日山上崇祯被雷劈的那一幕实在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煤山被雷劈时只有崇祯和他两人,一切都好掩饰过去,但若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候,受命于天的天子被天雷劈,这却如何向天下人解释?

  幸好,这次一切平安,天雷并未第二次降临崇祯的头顶,毕竟一个人被雷劈两次的概率,比现代社会中彩票大奖还难。

  天雷放过了崇祯,但文官集团显然不愿意就这样轻易的缴械投降。崇祯只做不说的全方位改革,不可避免的触及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无论是拉高武人地位的军制改革,还是开放海禁的经济改革,都从不同层面动了文官集团的蛋糕。

  但即使是同一利益集团的人,人与人也不尽相同,既有老于世故躲起来观望风向的,也有为了理想信念敢于牺牲奉献的愣头青。愣头青们是真心觉得皇帝迁都南京以来的种种政策哪哪都不对,如此下去必然国将不国,天下更加大乱!为了社稷江山,为了黎民百姓,被儒家成功洗脑的愣头青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纷纷慷慨上书激昂陈词痛说厉害,用优美的辞藻华美的文字把崇祯的新政骂了个一文不值,贬了个狗屁不是。

  当然,楞头青们还是知道分寸的,他们都一致肯定崇祯是圣君,是明君,然后一口咬定那些数典忘祖祸国殃民的恶政都是出自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以及个别没机把的家伙,纷纷哭求皇帝亲君子远小人,这样就是让他们立时去死,他们也能含笑九泉。

  他们是清流,是大明不可小觑的力量,他们永远天然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常常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大明朝二三百年,在对文人的刻意保护政策下,他们还真没怕过谁,这个谁包括九五至尊的皇帝。

  稍微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就知道,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都被楞头青们逼得躲在后宫长年不理政事,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崇祯关于解除海禁的政策流传到外朝后,如同捅了马蜂窝般,各部各司各衙门的直奏文书如雪片般飞向崇祯皇帝的御书房。

  华人首富灵魂转世的崇祯从来都是抓大放小,像批阅、回复奏书这样的事都是放手交给了王承恩领导的司礼监。

  南京司礼监比较特别,除了王承恩这个领导是太监外,其余都是从外面选拔的举人,原因无他,实在是南京的太监太少,一时之间根本找不出能下笔成章,可以替皇帝处理文书的内侍。

  虽然国家日常政务已经交予丞相张慎言,崇祯这个甩手掌柜不用受那案牍之苦,但司礼监每天仍然需要处理大量奏书和信件。虽然按崇祯的交待,许多涉及政务的奏书都是直接转内阁处理,但这批阅转呈以及追踪处理结果的工作都需要人做不是。另外因为崇祯说每一封奏书和人民来信后面都有一颗拳拳之心,要求认真对待每一封奏书和人民来信(因为不用自己亲自做,所以大可严格要求),所以有大量需要直接回复的奏书和信件,这些回复都直接代表着皇帝,所以非常审慎,都是司礼监的秘书们认真草拟,再交司礼监高级官员审检后方可回复,工作量极大。

  司礼监有二十三名文笔俱佳的文官专门负责处理官员的直奏文书,平时便就忙得团团转,现在突然遭遇清流们约好似的奏书集中轰炸下,更处于当机崩溃的边缘。

  王承恩这个人老实是老实,但能从那么多太监中脱颖而出,智商那是没得说,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抱着厚厚一摞奏书去向崇祯汇报。

  崇祯也马上意识到这是文官集团对他新政的一次反抗和反扑,无法置之不理,他也不生气,只是淡淡说:“有不同意见很正常,要允许大家发表不同意见嘛,不能因为发表不同意见就打压人,这样说服不了人,还会让人心生愤懑。但也不能任由他们这样闹下去,这些只会读书而无实干经验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钢铁般的统一意志,敢闯敢试,这样才有希望闯出一片新天地,这种时候一切争论都是不合时宜的,空谈尤其误国。”

  “既如此,那该如何办理?”王承恩有点懵圈。

  “御史台不是正在清查官员财产申报情况吗?反贪是一件政治工作,要为政治服务。政治问题,就用政治办法解决。”崇祯老谋深算。

  “臣明白了,这就去御史台找阮大人。”王承恩会意。

  “告诉阮大铖,此事甚敏感,有重大行动之前,要跟朕通气。”崇祯嘱咐。

  “遵旨。”

  于是王承恩又赶去御史台,找到阮大铖。

  王承恩相当于崇祯分身,所以阮大铖虽然贵为御史台大夫,对王承恩却是毕恭毕敬。

  王承恩如此这般交待一番,阮大铖立时磨拳擦掌磨刀霍霍。阮大铖因其自身际遇,对自命清高的清流们恨之入骨,能逮到机会报复清流,自是正中下怀。

  阮大铖上任御史台大夫以来,御史台的反贪成绩可谓斐然。一方面是因为御史台脱离内阁节制,直接对皇帝负责,没了制肘自然能放开手脚。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阮大铖本人的反贪天赋实在突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荒诞,一个嫉恶如仇的人可能把反贪搞得一塌糊涂,反而是阮大铖这样一个公认贪鄙的官员能把反贪事业搞得风生水起,所有贪腐行为在他面前无所遁形。没办法呀,说到贪腐,阮大铖自己就是个天才,就是个老手,便是在野之时,也能利用其如有神助般的捞钱手段利用现有体制大捞特捞,所以那些贪官们的贪腐手法在他面前就如同小孩子过家家般,只要他想查,那就是一查一个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