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生命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
这是一部记叙心路历程的随笔。路遥先生用深情的笔触、平实的语调,给读者介绍了自己创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前前后后。读来,让人心情难以自已。作家的创作,不是如同常人想象的那样:天马行空,潇潇洒洒。而是一个耗尽心力,燃烧生命的过程。
路遥决定创作《平凡的世界》的初衷之一,是要对自己进行挑战和突破。因为当时自己的作品《人生》已经获得一片赞誉之声,“高加林”热方兴未艾,是享受荣誉光环的时候。但他怀着更大的野心,抱着让文学更好为时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决定构思、下笔更为宏大、浩荡的一部长篇。
这种专业精神、职业精神,今天实不多见。
既然决定出发,那就不能回头。整部作品耗费了六年的时光,人生最好的年华基本就在创作中悄悄的流逝。创作过程辗转多地:采风、开篇、人物出场、矛盾冲突;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初稿、誊写、修改、完善······如同中了疯魔,有些时候都失去了人形。孤独、痛苦,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让作家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在完工的那一天,他把手中的圆珠笔远远抛向窗外,如同一个受到莫大委屈,终于得到了安慰的孩子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可以说,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幸运,都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金钱、时间、亲情、健康···但是,你如果对某项事业有了宗教一般的狂热,认为这是上天交付于你的使命,你存于世间的意义正在于此,那么,你将不吝于“死而后已”,不会为你所付出的代价而惋惜。
有得必有失,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将不得不放弃其他的所有。当你为收获沉甸甸的果实而欣慰的时候,也只能为不再盛开的鲜花儿遗憾。人生就是如此。从出生到死亡,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每个人只能走一条单行线,而且永远无法回头重新走过。如同路遥先生的感悟,每个人从本质上讲,都好比是一个农夫:春夏秋冬,耕作收获,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一辈子就是四季,春华秋实是规律,劳动是充实生命的整个过程最为必须的养分。生命的长短我们无法决定,但生命的厚薄我们可以自主。只不过,有可能你收获的只是几把维持生存的谷粒,也有可能收获参天大树,皇冠明珠,让你青史留名——这就是所谓的区别。
生命的长河是分阶段的。《平凡的世界》尽管平凡,也要一步一步踏实走完。过去只能代表过去,只要生命不止,就要继续前行。毋庸置疑,历史需要总结,也必须总结。因为我们需要用总结后的“经验、教训”这两盏明灯,照亮今后的路,让我们走的更加从容和自信。但,无休止的沉湎在历史中是可悲的。人应该不停歇的创造历史,而不是只在一段历史的中途,驻步不前,喃喃自语,忽悲胡喜,时唱时哭。《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长篇获得了茅盾文学大奖,得到了充分的赞赏、肯定,甚至在还未终稿之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抢“鲜”一步,向全国的听众播出。让大家一起分享这部作品中,随着时代跌宕,人物的命运起伏。从时代和人物的发展历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收获未来的希望。是,成功了,一部“鸿篇巨制”划上句号的同时,人也不知不觉走到了中年。过往的旅程虽然已经化为身后的回忆,但续写生命精彩的雄心,仍然如同刚刚出发。正如这篇随笔的名字:《早晨,从中午开始》。对此,我完全同意。但请允许我加上一点个人的理解:早晨,从生命的每一刻开始。
遗憾的是,路遥在中年的这个新的“早晨”,遭到了病魔无情的摧残。他知道,世界在不断变化,作家的作品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呼唤,不断给这个《平凡的世界》以新的内涵。可在他又要奔向新的更大、更高的目标出发之前,“死亡”终止了属于他的平凡而又精彩的世界。生命尽管不再燃烧,但他用全部心血为燃料发出的明亮熊熊的火焰,永远是亿万读者不灭的文化和精神财富。
不过,说到这里,在向人间的这些精英们横溢的才华、发奋的努力、坚强的意志脱帽致敬的同时,我还想说两句“丧气”的话。这似乎和本文的主旨不符,也好像有点对路遥先生有一丝的不敬。但是,我内心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不会和路遥先生的价值取向完全相悖,况且,这也是我阅读路遥先生这部随笔的一个真心收获,姑且道之如下:
伟大是天赋、机遇和努力一起构成的,不可强求。我们在伟大的人物所创造的辉煌面前会眼花缭乱,也会心生伴随着些许嫉妒的“仰止”之情。但是请记住:属于自己的生命,一定和他人是不同的。你只需要做到的是:踏实的依附脚下这片土地,让生命每时每刻都拥有早晨一样蓬勃的气息。认真撒播每一颗希望的种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而且我相信: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最后,引用路遥先生引用的一句话:
“······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德】托马斯·曼
燃烧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