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美 “境”之清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纵观这些古诗词,怎一个“静”字了得!
静,既是一种景色之美,更是一种心境之清。静,总给人留有许多遐想的空间;静,总给人以精致微妙的感觉;静,能够让人摒弃浮躁;静,能够让人拓展思维;静,能够让人独辟蹊径;静,能够让人境界升华。
喜欢宁静,喜欢独处一隅享受那种恬静的氛围;喜欢在静谧的夜色中,倾听雨点敲击的叮咚之声;喜欢静静地坐在电脑前,任思绪飞泻,让温情满溢,让一颗沉静的心融入一泓碧绿的幽泉中,在天影映波的飘渺中,轻轻荡漾。
夜,悠长而宁静,似乎只能听到自己轻微的心跳和均匀的呼吸;夜,寂寞而凄清,似乎只能听见秋雨的呢喃和缠绵的风语。漆黑的天幕上,隐去了点点繁星,远遁了皎皎月色,一丝萧瑟的秋意氤氲着浩渺的苍穹,静谧中蕴含着凄美。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静夜里,浅淡的愁绪轻拂着如丝的微澜,在梦里开始幻想,在心海开始流浪。迷茫中,却找不到归宿,找不到方向。于是,借着雨点的飘洒,借着黑夜的深沉,把一天来的忙碌奔波和心酸在夜里尽情地发泄。习惯了一个人静静的独处一隅,将点点忧伤静静地整理,将片片思绪慢慢地折叠;习惯了把烦恼一点点展开,再慢慢的揉碎,把迷茫和困惑,低吟成一首凄美哀婉的心曲,拈指弹奏,流溢于方寸素笺之中。让淡淡的忧愁,畅游在透明澄澈的心海里。也许,此刻会多了一份含泪的沧桑,多了一份不眠的思念,多了一份无奈的叹息,多了一份天涯的遥望。是情绪的压抑?还是生命的召唤?
如若让我们在喧嚣与宁静之中做出选择,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宁静。托尔斯泰曾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静,是一个人的性格所致;静,是一个人的喜好所为。喜欢宁静即使不当做是衰老的象征。
有人曾说过:“宁静是当生活的困扰袭来时,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映入心田的温柔的蓝色;是当层层的失意包围时,打开窗户,走进来的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和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宁静是卸掉了生活面具的返璞归真,宁静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精神与肉体的调和剂;宁静能够驱散困惑和无奈的惆怅;宁静,带给我深邃的思想与谦和的心态。”
宁静并不意味着呆板,更不是一潭死水。
山的宁静,于厚重中传承着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繁衍,让一切有生命的机体都在动态与静态中循环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水的宁静,于绵柔中包含万般激情,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万物之灵,水的柔情孕育着无限的生命,水的童话吟唱着亘古的歌谣。
“宁静是生命的境界,它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完美。自然界许多美好的事物皆是在安静中产生、造就自然,一般是由表面到实质,从浅至深,它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品味,有一种深度感、纵向感和深邃感。它有时宁静安详,有时低吟浅唱,时而变幻莫测,时而平静如水。这时,你若能穿越迷雾,冲破重重困惑与迷茫,以心智敲醒心智,以心灵呼唤心灵,你定会聆听到、感受到你的宁静气息与绵密呓语,你看见的每件事、每种物都将是你心里最愉悦的风景和最灿烂的阳光。”
生命是一场漫长抑或短暂的旅行,最长也不过于百年,匆匆几十年中五味陈杂、包罗万象。对于起伏悲欢、离合聚散等等人之长吁、世之常情,大都可用平常心态去感知、去体验。
当浮躁弥漫并充斥着整个天宇的时候,当喧闹和利欲浸润着人们的精神领域、思想境界以及心灵深处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来自天然的宁静的特质,已经根深蒂固地植根于我们的血液细胞中,在我们的内心已形成积淀的恩惠,从大自然里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的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