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共读:组织学习经验
泰勒的课程架构:目的、内容、经验、组织
第一章:解决为什么教?
第二章:教什么?
第三章:如何教?
第四章:如何评?(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
1.对组织的认识
任何单一的经验都不能对学习者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需要课程思维。
如何组织学习经验,外部找到的学习经验转换为学生的学习经验。转换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
组织真正的含义,朝向结构和有序程度的增强。《后现代课程》中的自组织,讲课程的组织组织形式。混沌就是凑够无序到有序。结构的出现与增强,是教师自身,后现代课程认为应该是学生内在的组织。
阶梯型课程与登山型课程。外组织与自组织的关系。
2.有效组织的标准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我以语文学科图像化阅读策略的学习,三、四年级四个学习都在训练这个策略,体现联系性,但是每一次叠加训练的基础上, 有不同的侧重点,体现顺序性。各个学科都会运用这个策略进行学习,能够看到整合性。
刘老师以”能量“为例子,不同学期都在训练,其他学科也要运用此概念进行学习。
王老师以“气候”为例,聚焦一个点反复练习,再拓展学习,最后进行综合运用。其他学科也会运用相关的知识。
卢老师:父亲节课程从一年级做到六年级,就是连续性。数学,点、线、面的学习就是在不断拓展,体现顺序性。整合性,以父亲节为例,跟其他学科融合的德育课程。绘本开发的课程就是整合性的课程,语文、美术、音乐、劳动等整合。
小龙老师:如果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就会支离破碎,怎么避免?围绕重复的内容,其实是我们当时的目标。所有活动的背后,都是指向目标,才能达成连续性。顺序性,就是阶梯性,由浅入深,循环上升。
联系性和顺序性,日常的教材学习就有体现。最难的是整合性。解决整合性的办法就是朝向问题解决。项目式学习就是典型的整合性。
3.需要组织的要素
要素是长远的主要项目,既不是具体的事实,也不是具体的习惯或高度特殊化的内容。
语文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算不算语文课程的要素?
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算不算课程要素?
小龙老师:目标引领下,领域当中的要素,如认知领域就是概念与规则,情感领域就是价值观等
4.组织的原则
依据:逻辑组织与心理组织;学科中心与学习者中心的差异
按年代顺序排列,现有的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从易到难的线性的发展。其他五个,指向具体的运用。
5.组织的结构
宽泛的层次:具体科目、广域学科、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未分化的结构,整个计划被当成一个单元(4)
中间层次:序列组织、学期和学年为单位的课程
最低层次:课、课题、单元
不要走极端,兼顾多种结构
6.设计组织单元的过程
总体方案——总原则——课、课题、教学单元——具体实施的发难或资源单元——班本化实施
资源单元:多、广、活,包括:目标+经验+帮助学生的最终经验+资源材料+期望发展水平(评价)
现代课程与后现代课程不是截然不同,一个范式转换成另一个范式,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变化了。整体范式变了,整个都变了。
资源:现代,必须达到我的目标;后现代,自己去发掘,研究;怎么用,做什么,组织朝向不一样。科学革命不是继承,是变化。科学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现代与后现代中,看的视野变了,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了。以手机为例,二十年前,是一种工具,现代,手机是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