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笑集每天300字国学与传统文化

论语新视界093|伯夷叔齐之死:孔子司马迁都错了

2019-04-23  本文已影响5人  龙门村夫
论语新视界093|伯夷叔齐之死:孔子司马迁都错了

《论语·公冶长》第二十三章,是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论。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5·23)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论语新视界093|伯夷叔齐之死:孔子司马迁都错了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这里的“不念旧恶”当是指武王伐纣事。伯夷、叔齐是殷商遗民,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

伯夷叔齐是孔子推崇的两个历史人物。在《论语》中,曾多次称誉他们。

在《论语·微子》第8章,记载伯夷、叔齐是“逸民”,赞其“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季氏》第12章,把伯夷叔齐之死与齐景公之死相对照,赞伯夷叔齐,但有点莫名其妙。朱熹认为,“此章文势或有断续,或有阙文,或非一章,皆不可考。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论语·季氏》16·12)

《论语》记载说,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是什么意思呢?文章没有交待清楚。这一句话没有记载是孔子说的,两相对比也是莫名其妙。

论语新视界093|伯夷叔齐之死:孔子司马迁都错了

《论语》还记载了孔子以伯夷叔齐比卫国蒯聩与其子姬辄争君位的事。

卫灵公39年(前496年),太子蒯聩与灵公夫人南子有恶,欲杀南子,结果被南子发现。蒯聩逃往宋国,后又投奔晋国赵氏。灵公42年(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灵公薨,灵公夫人让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辄即位。于是辄即位,这就是卫出公。同年六月,在赵简子的支持下,太子蒯聩回卫国想夺位。卫出公十二年(前481年),大夫孔悝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为卫君,胁迫孔悝弑出公,出公逃走,去了鲁国,出公之父蒯聩立,是为后庄公。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子路杀身成仁。

孔子于鲁定公15年(公元前495年)来到卫国,见到了卫灵公,鲁哀公2年(公元前493年)卫灵公去世,这一年孔子离开了卫国;鲁哀公6年(公元前489年),孔子返回卫国,此时是卫出公3年,直至哀公11年(公元前484年)返回鲁国。

孔子离开卫国到曹国宋国,具体的时间应当在卫灵公去世之前。卫灵公去世、孔子离开卫国后,发生了卫出公即位、蒯聩想夺位的事件。

也许是在去曹国的路上,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论语·述而》7·15)

从蒯聩和辄是父子关系这一点来看,似乎是两父子争夺国君的位置,而这和伯夷、叔齐两兄弟的互相推让,终于都抛弃了君位相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子贡没有直接问孔子支持谁,而是问伯夷叔齐的事,试探孔子的态度,而孔子赞美伯夷叔齐,自然也就对两父子争位之事不赞成了。

论语新视界093|伯夷叔齐之死:孔子司马迁都错了

司马迁为伯夷和叔齐写了《伯夷列传》,并且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司马迁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自己的诸多感慨。但是,商朝末年,纣王的统治已濒于崩溃,武王伐暴是“顺乎天而应乎人”的,是不可逆转的,而伯夷、叔齐的谏阻和耻食周粟是背转历史大潮的。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易时移,该变的就得变。变则通,通则久。

历史就是这么发展下来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