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成为谁背后的女人,都不如成为她自己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再次引爆全民对于巨婴、原生家庭、重男轻女、女性独立等诸多话题的探讨。
姚晨扮演的苏明玉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考清华这一让现在父母高兴疯了的志向,却在这个原生家庭中因为顾及两位哥哥的前途而被母亲生生掐死在襁褓中。
卖掉明玉的房间资助大哥去美国留学,被命令帮二哥苏明成洗衣服,遇上一个冷血无情,被母亲往死里压制的父亲苏大强,当然长大后痛苦最大的根源便是她的母亲。
插入一个剧中人物名的戏谑表达:
苏大强,软弱无能,无法承担父亲的重担,试问哪里强了?
苏明哲,特别是她和妻子说既然是她的妻子就应该和他一起受苦,远程操控国内的明成和明兰,不明事理,一味抱怨,哪里受得起明哲二字?
苏明成,典型妈宝男,遇事冲动无脑,做事一事无成,呵呵,明成,让人失望。
倒是苏明玉,这名字翻译过来便是掌上明珠,但事实上遭遇大相径庭,令人唏嘘。
明玉遇到伯乐蒙总,靠着自己的独立和坚强,成为了知名企业的销售总监,独立的人生才是摆脱原生家庭桎梏和婚姻争取势均力敌的救命稻草。
奥黛丽 · 赫本说:人,更重要的是,有能力自我恢复,自我复活,自我解救,自我救赎;永远不要指望任何人。
独立,是面对世间一切不公的武器,怎样让自己独立,掌握自己的人生呢?
01.不要指望成为别人背后的女人
有句话说得好:“成为谁背后的女人,都不如成为你自己。”
中国传统女性观念一直要求女性履行翻版三从四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成为男人背后的担当。
事实上,女性不应成为谁的谁,而是自己的主宰,自己操控一生。
我们常常记诵那个从法国大革命的宣言:人生而平等,但是总是很爽地违约,哪怕是一辈子。
《延禧攻略》中的大清皇后富察容音,天性不爱拘束,却偏偏嫁入皇室,被贴上“一国之母”的标签。
端庄贤淑、克己奉公,处处压抑自己,迎合所谓的身份与角色。虽以贤德之名赢得天下人赞誉,可只有她知道自己过得并不快乐。
她成了公认最好的皇后,却不是最好的自己。
幡然醒悟后,她选择跳楼自杀,以极端的方式做回自己,并告诉世人:她从此只做富察容音。
成为皇后,必须帮着皇帝管理后宫,贤明满天下。但是渐渐在这个角色扮演中,强化了角色应有的特质,却抛弃了自己,活在假惺惺失真的生活中,最后一塌糊涂。
知乎上有句话:没在深夜一个人默默痛哭过的女人,不足以话人生。
当代女性活的太憋屈,在婚姻中徘徊,在这座围城中迷失自我,不敢挣脱,因为怕付出毁于一旦。
明玉谋求独立,是没有了生活来源,也需要成为一个让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女性。
这种独立,有哭过,但最终是会让人笑的。
前阵子,吴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爆火,他由此成为中国仅有的2位总票房破百亿演员之一。反观吴京的妻子谢楠,同期的电影《五十米之恋》票房十分惨淡。
于是,爱操心的网友们纷纷喊话谢楠,甚至对她言语攻击:“票房才100万,还是乖乖在家伺候老公孩子吧,出来拍什么电影!”
谢楠发文回应:“每一个职场妈妈,都在两难中不断选择,折腾。”她的回应讯速被顶上热搜,获得许多支持。
不是每个婚姻中的女性都有义务相夫教子,我们总说一个没有梦想的人有多可怕,真正落实到女性身上,反倒不显灵。
不必成为谁眼中的贤妻良母,或者正在走向婚姻的你,一定要保持独立,这是对自己的一种硬核保障。
02.把自己定位在人生的第一位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婚姻是联合两个独立个体,不是一个附和,不是一个退路,不是一种逃避,不是一项弥补。被供养控制的妇女,并不因为手中有一张选票就从男人那里得到解放!她还是处在奴仆的地位,只有劳动才是她真正自由的保证。
女性要拥有令人羡慕的生活和人生,谋求通过劳动独立和个性解放是必要的。把自己视为第一位是对自己起码的尊重。
前阵子,Papi酱的人生排序引起广泛讨论。
她为人生中按重要程度做出的关系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理由是:自己跟自己相处时间最长,伴侣其次,而孩子和父母,都是陪伴人生不长不短一段行程的人。
人生只有重视自己的价值,才是王道。成为自己,不要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马歇尔拒绝在家中“屈居第二”,突破种种限制,不断发现、定义并塑造自己,成功出版了畅销书《成为》,也成了奥巴马眼中“最耀眼的明星”。
剧作家易卜生笔下《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一幕发人深省。默默忍受多年困苦,借钱替夫还债的娜拉,始终把家庭和孩子摆在第一位,以丈夫的爱好为爱好,以丈夫的欢乐为欢乐。
可她却只是被当做工具利用,收获一个惨淡的傀儡婚姻,没有丝毫家庭温情。当失望变成绝望,娜拉选择了离家出走,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天地。
因为娜拉明白了,在成为妻子、母亲之前,她首先要成为自己。
在所有人生关系的排位中,只有把自己排在第一位,才是尊重自我的选择,也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复旦教授陈果说的:“当你喜欢自己,发自内心的自信和自由,就是一种优雅。”
03.单身和已婚,理解是最好的良药
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
爱自己,理解他人,不管是单身还是婚姻中,做容易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说:再好的婚姻,一辈子也有至少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总是会有各种各样令人意想不到的争吵,莫名其妙的暴躁和数不尽的委屈。
没有互相理解来化解矛盾,只会让婚姻雪上加霜,最终令人不堪忍受。
《Blink》一书中曾经提到美国人做过的一项社会学研究。他们采访了大量的夫妇,通过研究录制过程里夫妻双方的微表情,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段长久健康的婚姻,必须保证夫妻双方对彼此没有任何的不屑和鄙视。
作为男性,应该理解女性的不易。
在中国,女性参与劳动的几率达到70%,一点也不输于中国男人。
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厉害到什么程度呢?
要知道法国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才只有62%!新西兰女性劳动参与率为60%,法国女性为50%,美国女性为58%,日本女性为30%,多印度女性才28%。
在70%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中国女人累成了什么样?
有人总结中国女性的四大悲剧: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
中国有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41.7%的家庭,女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家务,只有22.4%的家庭能做到家务男女均分,而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家庭则仅有10.4%。
男性应该充分理解女性,在你觉得自己为家庭奔波付出的时候,女性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为你和家庭付出更多令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和精力。
她面容憔悴,她身材臃肿,这些都是你曾许诺一辈子都不会因此而嫌弃她的诺言还能实现吗?
女性反过来细想,这样的结局值得吗?
女性要学会理解自己,自己独立和追求完美才是婚姻的催化剂,否则便是毒药。
在电影《摇摇晃晃的人间》里,女诗人余秀华,出生在农村,脑瘫给她带来的命运是:家人安排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丈夫常年在外,对着鸡鸭狗鸟说话带着残破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干着农活这种情况下,余秀华更可能成为一个平庸、劳碌、落寞的农村妇女。
但是她凭借着自己仅有的学习经历,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的感知,即使是脑瘫的残破、婚姻的惨淡也没有能阻止她独立的精神去思考和创作。
她不开心就会咒骂这个世界,她孤单时就写诗歌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
她倔强地在冰雪冻住的田埂上,摇摇晃晃地奔走的身影,仿佛在对每一个女人说:任何时候不要失去自己。
不要失去自己,不要为难自己。人的一生要为自己而活,这才是值得来世间走一遭。
浙大教授黄燕华说:“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眼里写满故事,脸上却不见风霜。每天笑意盈盈,不羡慕谁,不嘲笑谁,也不依赖谁。只是悄悄地努力,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愿你被充分理解,也放过自己。
《肖申克的救赎》里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如果婚姻是一座墙,那不能够独立的女人,最终只会习惯这面墙,并且不得不依靠它生存,至于是好是坏,只能靠“天意”。
独立,希望你真爱自己,珍爱自己,你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