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6-15日| 每日一文
在开始写的时候,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台历,整整十天的时间。
似乎每日一文要变成每周甚至每两周的节奏了么。这可不行。
出差。游玩。会议。休整。差不多的时间里,有很多很多想记录的心情。
走的那一天,还在忙碌着手上不大不小的事情。依旧是一份工作的心态,有时候也会问自己,站在三十岁的临界点,想要的是否可以用数字用量化指标来表示么。
匆忙赶去机场的路上,接到西大爷的电话,原来刚刚大厦停电了。担心我们被困在电梯里,心里暖暖的,被人惦记的感受真好。
那一瞬间,脑海中回放的竟然是在领导办公室的那幕场景,针锋相对么,说不上。质问肯定是有的,脸红脖子粗也是有的。在心里的全都是漠然,似乎和我无关。不痛不痒。
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是自私的,没关系。真的没关系。毕竟走出公司这个大门,能在乎的又有多少。退一步换个角度来说,也不是第一次离开。不是么。
思绪回到车上,和媛媛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工作和生活。一切都很顺利的样子。办理手续、托运、安检,起飞和落地。
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
那个安检的小哥哥说,你换发型了吖。
“是吖,有没有更好看一点”,有有有“
“你手上戴的是什么”,“是不是很好看”。
可能自我认同感太强,甚至会没事儿有事儿的去引导其他人。这样做的估计也就只有我了。
对于陌生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出租车司机,礼貌、耐心、有涵养。不愧是文化古都。夜晚的城墙很美,司机师傅一一解答我们的好奇问题。
和民宿的房主联系,说张师傅会在楼下等待。
不近不远的路程,在聊天闲谈中度过。
下车后,我们拉着行李箱,走了一段小路,坑坑洼洼。街边都是很小的店铺,卖各种各样的商品。
终于走到回民街,第一眼望去,很喜欢川流不息的人群,满是烟火味。耳边是西安人的特色歌曲,置身其中,整个人心情愉悦。把箱子放在一边,拿起手机拍下第一张照片。
在回民街听着热闹的小贩叫喊声,还有有节奏的敲打石榴的声音。
在排队买肉夹馍的时候,隔壁的阿姨一直在做的动作。忍不住过去搭话,“阿姨,您这一天得敲多少个石榴吖”“不知道,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点,累了就喝点石榴汁”阿姨笑着说到。
“你看我今年多大年龄了吖”,我好奇的看着她,“六十多岁了”
“那真是看不出来”,一脸不可置信的我真是呆住了。阿姨在旁边笑的很灿烂。
是不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豁然开朗么。
民宿的房主很好,有张师傅在楼下等待,又是开暖气又是怕我们冷到的。服务很贴心。
一夜无梦,睡的很香甜。
次日去了哪儿呢。我想想。钟楼、鼓楼、大明宫遗址公园、大雁塔、大唐不夜城...
偶遇的售票员、出租车司机,还有那个三岁的小女孩。也许在很多日子以后,我不能清楚的记得所有的细节,但是带给我的那份温暖和柔软会一直在。
“没啥区别,一个长方形的,一个圆的”
“不好意思,有点堵车,会晚点到”,真是声音超级好听。
“我来了我来了,今晚要做烤肉饭”,在离走出去十米远,转身回头看的时候,她在挥手。
收到某个小朋友的照片,据说特意爬上去拍的,被人惦记的感觉。
在次日好像只去了兵马俑,一整天的路程。有点远,却很值得。要恶补的历史知识,还有和吕鹏小朋友说的那个白衬衫的梗~~估计是过不去了么。
很累很充实的几天,那个节奏很慢的城市。真的是想说,世界那么大,应该出去看看。
大冰说,自己的世界都不敢直面,外面的世界再大,你看了又有什么用?须知,为了逃避种种压力而去“说走就走”。
大冰说,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OK,打算靠什么去看?打算看什么?打算怎么看?看完了打算怎么回来?以及回来后你打算如何去消化你所看到的那些东西,如何将其去芜存菁在原生世界进行实践?
那天早会讲的内容,讲给小伙伴们听,讲给自己听。
接着就是连续的培训和会议了,有时候会人不在线,有时候会闲聊,有时候会很认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然后有一个更清楚的定位。
话说和惠子聊天的时候,知道的那个熟悉的人的事儿,心里不知道该是什么滋味。明明9月份刚刚见过,明明...没有明明,只有现在。
所以人世间怎么都有我想象不到的善良和丑恶,美好和黑暗。保护好自己。然后及时行乐,健康和开心很重要。其他的都是浮云吧~
世界很小,要带着梦想一起奔跑。
世界很大,要带着坚持一起抵抗。
用图片记录生活、用文字感受温暖。
感谢你的阅读,让我们在用同一片天空下、一起看风景,一起抬头看那颗最闪亮的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