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乖运蹇少年小命不保 得遇神秘高僧有望生还
被他老子骂作从生下来就不让人省心的祖爷爷,在这小二十年里还真是经历多舛非同常人。祖爷爷是在娘肚里待了八个半月生下来的,生下来以后又瘦又黑,褶褶皱皱满身的胎毛,活像一个大耗子,屋里屋外前后街坊无不背地里指指点点说什么七成八不成,董家大奶奶生下的一准是个婴灵讨债鬼。在北方民间一直有如果孩子早产,倘若七个月生下来没准还能成活,如果八个月却更难成活的说法,有没有什么科学依据呢,因为要写这篇文章我还百度了一下,专家说胎儿八个月的时候正是肺部发育期,突然临盆因为内外有氧环境变化,猝死可能性确实比早些时候会更大的。看来古人不欺我等,断没有空穴来风而流传百年的道理。话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在大奶奶日夜里煨干就湿含辛茹苦细心呵护下,等到满月看孩儿的时候,祖爷爷已经出落成一个人见人爱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了。
要说祖爷爷少年时代命运多舛可是一点都不算过分,不用说十二岁之前三天两头狗咬蝎蛰、摔腿跌脚,就是感冒发烧头疼脑热也比别的孩子多的多,用董家大奶奶平时数落俺祖爷爷的话:“养你一个比养你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两个弟弟他们六个都费手”(这一代我们董家五男二女富贵之象,本回后附“五男二女”古之由来)。
这还不算,就在祖爷爷将近十二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花病毒席卷整个中原大地,大半个中国小到刚出生老到九十九,不分老幼很多人都感染了天花,很多地方遗殍遍野十室九空。小城赵州虽然没有疫情最泛滥的传说中的河南山东那样恐怖,但也不能幸免于难,由于老董家还算家底富足,自打听说临近村落出现了流行苗头,祖祖爷爷就让人从祁州买了大量的预防天花的中草药,让下人用大锅一天三顿熬给大家喝,除此之外还给买不起药的乡亲们施舍了不少药材。因此即使在周边各个村子天天放炮出殡埋死人的流行高峰期,南轮城村却还能独善其身,几乎没有什么感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南轮城村的破防坏事就坏在村东二嘎子他婆娘身上了,明明知道疫情严重,村保张老贵三令五申不让串村奔丧,敲着锣通知这是上面府里的死命令,抓住了就得坐牢。嘎子老婆却不听话,摸黑去了烟家宅娘家,哭了一场她因疫去世的老爹,回来没几天就不好了,二嘎子和三个娃无一漏网都传上了天花,张老贵带人把二嘎子家门拿大木椽子钉上了,闲杂人等不让靠近。
当时正是麦子吐穗浇大水的时候,我们家里临时雇了几个短工,这人一多不知道哪个揽活的居然把病毒带进了家里,巧不巧的举家上下只有大奶奶和不满十二岁的祖爷爷给传染上了,隔离封闭自不用说,三道门里面也只有感染的他们娘俩和两个伺候送饭的,其他人不让进入,大人还好,吃药熏香一周不到,大奶奶逐步开始康复,祖爷爷可是折腾开了哟!足足半月高烧不退,饭食不进,眼看着又缩缩成了又黑又瘦的“大老鼠”似的了,举家上下无不忧愁万分。等到二十一天头上,祖爷爷口吐白沫浑身抽搐,断然不省人事了!祖祖爷爷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吩咐人把东院马棚边上的两根圆木锯了,做一个小棺材给祖爷爷,今晚人静了把人妆奁起来,埋到村东杨树林先丘起来,将来配了阴婚,上辈老人都走完了好入祖坟。
就在大家用草席盖上祖爷爷小小的遗体的时候,大街上突然传来了嘈嘈杂杂地人们吵闹声,还伴随着清脆的禅杖锡铃声,原来门外面南北大街上马石上,不知何时站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背着两个大口袋在给大家施药,禅杖的锡铃声就是那位老和尚手拄的锡杖发出的声音。
“阿弥陀佛,各位乡亲,别挤别挤,每家都有,每家都有,回去把这包药放在自家的井里,没井的放在自家的水缸里,保证大家安然无恙度过这一场天煞地劫的大灾”。声音洪亮底气十足的老和尚,看上去仙风道骨气宇轩昂,风尘仆仆地边说边震动着手里的锡杖,边对抢着求药的乡亲们招呼着。待小和尚把一小包一小包的药面儿发给大家以后,老和尚拉了小和尚径直向我家的大门走来,边走边对他的小徒弟说道:“时间不早了,来来来,净念,随为师去了咱们此行的这桩大缘去,也好回去了给冯老疯子一个交代!”
******
古人认为生子当生“五男二女”。古人讲究阴阳调和,夫妻之间如此,家庭内也是如此。但重男思想始终占据上风,男孩数量得比女孩数量多。所以,在古人看来,“五男二女”是一个家庭最理想的生育性别比。
宋代婚礼的祝词中,关于生育的部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五男二女”。宋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中描述新娘子下轿时,司公所念拦门诗曰:
“料此会,前生姻眷,今日会佳期。喜得过门后,夫荣妇贵,永效于飞。生五男二女,七子永相随。衣紫腰金,加官转职。”
直到元代,元人在婚礼上也对新娘表达“五男二女”的期盼。有诗曰:
“伏愿夫唱妇随,天长地久,五男二女,享盛福于高年,四德三从,著香名于彤管。”
“五男二女”的生育观念,与厌女的生育观完全不同。虽然前者仍以男孩为重,但也给女孩留下一席之地。男孩长成,做公卿将相,光耀家族门楣。女孩长成,嫁王公贵族,也可以使家族荣耀显赫。
在宋代,“五男二女”图样被广泛地画在团扇上、贴在礼盒上、印在礼书的封面上,成为一种被贵族和平民接受的民俗图样。在《梦粱录》卷二〇《嫁娶》中有记载:
男家用销金色纸四幅为三启: 一礼物状......或以罗帛贴套五男二女绿盝盛礼书,为头合,共辏十合或八合,用彩袱盖上送往。”
即订婚时男家要送贴有“五男二女”样式的礼书给女家。
还有“亲迎日分先三日, 男家送催妆: 花髻、 销金盖头、 五男二女花扇、 花粉盝、 洗项、 画彩钱果之类”,在迎亲时,男家也要给女家送绘有“五男二女”图样的花扇。总之,在整个婚嫁礼俗中,“五男二女”的生育观念贯穿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