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马远《秋江待渡图》配诗

2022-04-16  本文已影响0人  惑惑来了
南宋  马远《秋江待渡图》

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孟浩然曾经写过一首诗,题目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道: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个隐居在襄阳的大才子,给当朝宰相张九龄写这样一封信,目的是什么?关键就在颈联那两句,他想“渡河”,也就是去做官,他觉得在那样一个盛世里,在那样一个人人都渴望建功立业的时代,自己也应该有兼济天下之志,也应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于是他希望张九龄能引荐自己。

由此我们就知道,在古代,尤其是六朝以后,“渡”(济)这个词的意思不仅仅是从河的此岸到达彼岸,它往往有更深刻的内涵。“渡”也是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绘画表达方式,到宋元时期,更是达到了成熟的境界,这是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息息相关的。宋代的绘画受到理学的影响,由富丽堂皇的青绿山水转向萧散清寒的水墨山水;元代由于江山易主,异族打压,使得文人的内心异常压抑,于是想通过绘画说出他们向往自然,向往自由的心声,通过“渡”,他们想远离世俗红尘,到达内心纯净的天地。

马远是南宋的绘画大师,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他的代表作品皆负盛名,比如《踏歌图》《西园雅集图》《秋江渔隐图》以及今天我们欣赏的《秋江待渡图》。因为他喜欢在画作的边角处作小景,所以有一个雅称叫“马一角”。你看,这幅画的左下角不也是别有生趣吗?

画面中,远处是隐隐青山,清淡渺远,仿佛笼罩在朦胧的水汽之中。近景处正中,是一块嶙峋的巨石,棱角分明,墨色较浓,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冷硬之感。这墨色,与远景的清淡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主次分明。在这突兀坚硬的岩石上,生长着一棵青松,虽然已是秋天,但它苍翠依旧。它位于正中心位置,显而易见是画面的主角。

这不是一棵普通的松。它生长于岩石之上,谁知道它经历了多少磨难才生根发芽?它孤零零地在山顶迎风而立,谁知道它曾经遭受了多少挫折?它不是刘桢笔下的“亭亭山上松”,它的枝干是屈曲盘旋的,但是它面对的一样是“瑟瑟谷中风”。然而,狂风没有把它吹倒,贫瘠的山石没有使它枯萎,它以最美的姿态、最柔的姿态抵抗着风霜雪雨。这只是一棵松吗?

也许有人觉得,画面中的人才是主角吧?你看,题目不是”秋江待渡图“吗?右下角,巨石之下,正是待渡的人。渔夫撑着长篙,小船已经靠岸,岸上的人,正向小船走去,前面是主人,后面是挑着担的书童,他们将乘坐这一叶扁舟,到达河的对岸。这不是正切合了“待渡”的主题吗?

我们千万不要被画家虚虚实实的绘画技巧所迷惑。画面中的人是要渡河,看似写实,其实为虚,他真正想去的地方不是河的对岸,而是心中的“桃花源”。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守着一方残山剩水,苟且偷生。那些文人们,胸怀经天纬地之大志,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理想却难以实现。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就干脆独善其身吧,于是,他们追求在山川中放松精神,在诗酒书画中寄托心灵,在清静无为中涵养人品。任世事如何不尽如意,我只愿做我自己。而那棵挺立在巨石之上的青松,就是他们人格的写照。你看,画中即将上船的主人,又扭头回望着那棵山松,即使我们看不清楚他的神情,也能感受到他的依恋和敬意。所以说,这棵松才是画家眼中的“待渡”者。

配诗如下:

秋江寥阔轻舟渡,青山淡远入画中。

临行蓦然回首望,虬枝傲立岩上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