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腐蚀》——茅盾 读后感
茅盾,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比较有名的茅盾文学奖就是当时茅盾出资25万创立,为了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茅盾是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
在茅盾的作品里政治倾向比其他作家明显,当时的社会也有不同派别的代表作家,我记得应该有三派,具体的情况一两句说不清楚,目前看了茅盾的两本代表作《虹》和《腐蚀》,理清一下小说的基本思路和人物。
《虹》是以一位梅女士的生平来展开,梅父为了金钱利益把梅素行嫁给柳遇春,梅素行和韦玉是相爱的,但是因为韦玉的无抵抗主义和他的懦弱,梅素行愈发的感到怒其不争,在伤痛的时候慢慢的开始接受新思潮的影响。梅素行是信奉抓住当下的人,在和柳遇春的博弈中,虽说占了上风,可是却依旧无法抚平自己的内心,后来设法离开了,寄宿在的好友徐绮君处。在泸州当教员,因为备受排挤最后决然的成为了惠师长的家庭教师。随着惠师长升为省长,梅也随着来到成都。在成都,因为与友人发生冲突,她便借口参加全国学生联合大会离开四川,来到上海。当梅乘船经过夔门,随着视野的开阔,梅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她感到自己正由曲折窄狭的路进入广阔自由的空间。
梅在上海遇见了自己的同乡梁刚夫,又在梁处碰见了女友黄因明,在二人的帮助下,参加了政治运动。这时,已成为“醒狮派“的原附小同事李无忌正在南京活动,他劝梅离开梁刚夫等,说他们是领了卢布的。梅拒绝了李的无理取闹,干脆和黄因明住在一起,攻读起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来了。1925年“五卅”运动开始了,梅积极投入其中。写出了中国知识青年从单纯反抗封建婚姻对个人的压迫到投身群众斗争行列的曲折历程。
主要以三个方面,写了一个在当时社会下梅女士的思想成长。塑造了一位经过许多曲折,终于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道路,揭示了从"五四"到"五卅"这一历史时期内知识分子由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由封建制度叛逆者到革命者的艰苦历程。茅盾是一位理想主义很强的作家,一直在政治争斗的最前线工作。
《腐蚀》以1940重庆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女特务赵惠明的一段经历。作品以日记体的形式,透过赵惠明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记述,把"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侧面表现出来,作品既描写了作为国民党女特务赵惠明的复杂生活和心理状态,刻画了典型形象,也集中抨击了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制度的罪恶。
我认为小说《虹》中,梅女士在与男士交流过程中的波动描绘的比较少,就会让我与女主产生距离感,以我的角度去看,梅女士还是梅女士,就像隔了一层膜,无法看清梅女士的真实感受,这就需要通过梅女士的行为去推测,而在《腐蚀》当中,因为是以日记形式,所以以第一人称展开,更多的暴露了赵惠明的内心感受,而以一个特务的角度去看待其他人,总需要想方设法的捉摸他人的内心活动。这篇小说中,深深的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像一条银河一般,每个人都有算计,利用与反利用,披着面具的每个人。若是真的身处其中,想想就不寒而栗。
可以说,茅盾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段中国社会的编年史。茅盾笔下的新女士,她们是真正的现代人,既不依恋感伤于过去,也不冥想未来,崇尚享乐。可以说,小说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以及坚定不可动摇的心境是值得所有女性学习。
《虹》、《腐蚀》——茅盾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