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读后感

2016-08-28  本文已影响196人  舒大鑫

            2016年8月21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作者郝景芳,天津人,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2006-200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现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在读博士生。我以前是不看科幻小说,但前些天看到《北京折叠》这本书获得了雨果奖,一下子激发了我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世界被分为三个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有500万人,他们活动的时间是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大地反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有2500万人口,他们生活的时间是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有5000万人,他们生活的时间是十点到清晨六点。时间和空间竟被精心的规划,三个空间彼此有着最优的分配,500万人享用24小时,7000万人享用另外24小时。老刀是第三空间的一个垃圾工,老刀为了自己女儿糖糖的学费,他决定给在第二空间的人去的第一空间送信,开始了他一天中穿越三个空间的冒险活动,本书以老刀送信的过程为主轴。

         三个空间分别代表了三个阶层,第一空间是当权的管理者,第二空间是中产白领,第三空间是底层工人。三个空间被彼此的分开,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被一度无形的墙隔离着。这三个阶层人口的分布也特别意思,当权的管理者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中产阶级大概占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剩下的全是底层阶级。这样的构造也完全符合于现在的社会,阶层的跨越非常的困难。每个阶层的人他们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总体来说底层人民受苦难的,但这就是社会没有办法,只要社会存在,就会出现相应的阶级,有了阶级的出现就有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书中的老刀也是被逼无奈,为了自己心爱女儿的学费,决定去冒险一次,谁不喜欢安心的生活,没有办法,他除了去冒险,别无其它选择。

           书中还提到当大量机器出现的时候,机器逐渐取代人工,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当机器的生产成本小于人工的生产成本时,企业家可能会用机器取代人工,企业家最主要的目标是利益的最大化,当大批量机器取代人工的时候,大量的工人该何去何从?底层阶级该怎样解决温饱问题?这都是值得整个社会去反思的问题,《北京折叠》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它是一部纪实的科幻小说,深刻的反映当代的社会,又有对未来的社会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是一部很值得我们反思现代生活的的小说,读完它我又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