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喜欢我家孩子,我该怎么办?
1
昨天接到好友小艾的电话,向我倾诉她儿子在幼儿园的遭遇。
小艾的儿子宁宁今年6岁,上大班。他个性独立,在班级里属于很有想法的那种孩子,经常带着其他小朋友玩,像个“孩子王”。
可是,小艾最近却发现,班级老师常常给孩子“贴标签”,说宁宁顽皮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把他归类为“坏孩子”。
老师时常会言语暗示“告诫”其他家长,不要和宁宁一起玩,孩子会被他带坏。
老师也会在集体活动时刻意孤立宁宁,让他一个人单独坐,不允许他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
而这些从其他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老师却从来没正面和小艾沟通过。
“我真是后知后觉啊!之前总是认为,幼儿园孩子都这么小,会有什么大问题?这段时间,每天接孩子回来都觉得他不开心,问也问不出什么,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小艾沮丧地说。
她觉得老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失偏颇,于是跑去找老师理论。结果却是老师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孩子指责和不满。
“你说,老师怎么会对一个6岁的孩子心存恶意?”
“恶意?”我反问道:“你觉得老师就不会对学生表现出恶意吗?“
“这是当然的啊,那可是老师啊!“
“那就让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
2
我曾经读的小学,是市重点。按说重点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是敬业负责、仁爱威严的教育界精英。
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瘦削脸,面色黝黑,不苟言笑,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的冷漠表情。
她非常不喜欢我。
这种态度很明确地表现在各个方面:
其他女同学穿了新裙子,她就夸:“妈妈真会选衣服,好漂亮!”
我穿了新裙子,她嘴一撇,说:“不好好学习,就知道臭美!”
其他同学忘记戴红领巾,给班级扣分,她安抚道:“平常表现这么好,可不能忘记戴红领巾啊!”
而我唯一的一次忘戴红领巾,她却让我站在讲台前,把早班会变成了批斗会。全班60几双眼睛盯着我,听着她劈头盖脸的责骂,让我在9年的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念头。
校方到每个班级挑选参加市里体操表演的学生,选到我。班主任跟校方老师耳语一番,结果老师说:“学习不好啊,那你坐下吧,你没资格参加!”
可上一年期末,我刚考了年级第一。
冬天里学校组织跳绳比赛,因为肺炎生病休学一个月的我没赶上班级的集训。
比赛当天,我朝摇起的绳子冲过去,不料脚绊在绳子上。摇绳的班主任一边咒骂着“你笨死了”一边用力一拽,我一头摔在路边的石头上,半天都没爬起来……
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满满的“恶意“,数不胜数。
开始,我觉得班主任不喜欢我是偶然,后来又渐渐觉得这个是必然——是因为我做的不好,她才不喜欢我,我努力去做一个好学生,乖孩子,却从未被她正眼瞧过一次。而思考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这件事,充斥了我的整个小学生活。
有一次,快过新年的时候,她走进教室准备上课。
看到讲桌上堆满的挂历(那会儿过年前特别流行给老师送挂历),脸上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她颇有些得意地说了句:“看看人家这些家长,多懂事!”
那一瞬间,我听到心墙轰然倒塌的声音,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她不喜欢我的原因。
我父母都是老实人,不懂也从未用这种形式向老师“表达过感谢”。
到六年级时,她虽然已经不教我们班了,却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了学校的教导处主任是我舅舅多年的好友。
她特地跑来找我,破天荒地对我露出了和善的笑容,亲热地搂住我的肩膀,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老师啊!”
那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人性的阴险。
而这个人,却偏偏是一直被人人夸赞和歌颂的老师。
事情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人生中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的事也有不少,但我却永远都忘不了小学时的这段经历。
我不得不承认,这段经历影响了我的前半生。
也许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要看透人性、面对恶意,都太过残忍。可回头看看,我还是想感谢她曾经对我的那些不满、排挤、挖苦和孤立,让我知道,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教师不是那么神圣,人也不是每一个都善良。
又或者再有点勇气,我会抱着一打挂历摔在她的讲台上,然后告诉她:“我家不缺挂历,但我不想用这种方式来争取你的好感!”
我要的,仅仅是一份公平而已。
3
小艾听完我的故事,说:“要不,我也给老师送点礼吧!”
我苦笑:“那你打算送多少呢?送的少,老师记不住;送的多,永远都有比你送的更多的。”
“可万一像你那个老师一样,有参赛或表演机会,不给我家孩子怎么办?”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保留孩子内心的那一份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不让他们过早地看到那丑恶的一面。
但,生而为人,总有一天要面对命运的不公,我们改变不了老师,甚至改变不了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就是自己。在底线之上,原则之内,做适当的变通,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结果。
这次机会没了,就等下一次,人生那么长,少了这一次又能说明什么呢?
心结、焦虑、怨恨,都要慢慢地去帮孩子疏导开解。若这一次的经历,能让他在成年后的人生路上,面对同样的挫折时,不卑不亢,坦然面对,豁然开朗,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去年朋友圈有一篇被热传的文章,上面的奇葩“戏精父母”不小地火了一把。
我想,这些父母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攀比自己的资历背景有多傲人,也不是进了家委会有多荣耀。
他们心里最根本的想法,仅仅是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帮孩子在老师的心里争取一些存在感,在老师的眼里得到一点认同。
没有人喜欢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做出不好的评价,更加不希望看到老师对孩子做出过激的惩罚行为。
4
对小艾儿子的遭遇,我给了她三点建议:
多和老师沟通、多和孩子沟通。
不要心里总是想:孩子小,仅仅上幼儿园而已,不用了解和关心孩子在园的情况。
幼儿园是孩子融入集体的第一步。老师、小朋友都会跟他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磨合过程。
所以,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在园期间的生活多作了解,是非常好的方式。
这样不仅能和老师增进感情,也会给老师留下一种家长非常重视家园交流,关心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的好印象,认真又诚恳的家长,哪个老师会不待见呢?
而很多孩子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在学校幼儿园里得到表扬,当然很愿意跟家长分享,但涉及到被批评犯错误的事,绝大多数都不会主动讲。
所以,有时候可能我们就需要多一些耐心,去倾听,去引导,让他们觉得不管是什么心事,都可以对爸爸妈妈讲,而且都会得到中肯的建议和有效的解决方法。
和孩子做朋友,是我们一辈子不能松懈的功课。
老师不喜欢我家孩子怎么办?
老师也是人,他们也会有欲望、私心、偏好和情绪。要求他们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有些老师比较敬业,真心喜爱这份工作,就会做的用心,坚守职业操守。
有些老师只是生活所需,不得不做这样一份工作,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那工作品质或态度可能都不会太出色;
有些老师本身就是母亲,所以对孩子的一些小缺点和坏习惯都会持有比较包容的态度,能够选择相对平和的方式去应对。
有些老师可能未婚未育,没有做过母亲,如果原本并不是很喜欢孩子或包容力比较差,也许就会使用相对强硬偏激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但这都不能说明老师是真的不喜欢你家孩子,或对你的孩子有恶意。也许只是他们选择的方法不恰当罢了。
如若真的不走运,遇到我小学班主任那种人,也不用过分地讨好。这种人往往就是“无底洞”,一旦投入,那就是没完没了,而你的各种“怠慢”,都会一点不差的“回报”在你孩子的身上。
著名作家刘墉曾说:“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好,忘了他们的坏;不要因为他们的恶,忘了他们的善。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的良善,而忘记他也有人性的弱点。更不可由于他一时的卑劣,而否定他可爱的一面”。
孩子到底有没有错,你的想法最重要
老师说孩子顽皮、不乖、不守纪律、个性突出,目前看来都是缺点毛病。
但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想想未来二十年孩子长大成人后,性格外向独立、不循规蹈矩、想法观点独特、个性鲜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又是不是缺点呢?
谁都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而要塑造一个何等个性的孩子,要为这点操心的,只有父母。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护孩子良好天性的前提下,再去努力做到老师的要求。
一个求学时期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许长大后中规中矩,平庸无为;而当时不求上进调皮捣蛋的“坏孩子”,也许有一天会成为众人的精神领袖,做出惊天动地、改变世界的大作为。
家长的眼光能看多远,孩子的路就有多宽。
不用费心去比较老师喜欢哪个孩子,也不必纠结要不要讨好老师。依赖本真的心,沿着踏实的路,走下去,就好。
孩子优秀勤奋、家长从善如流、老师厚德载物,那么,生活就会少些烦恼,工作也会多些乐趣吧!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老少女的梦想派”,ID:laoshaonv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