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理解

2019-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飞健

我一直以为情商偏重于处理人际关系上,觉得情商高的人就是人际交往能力强的人!但是,今天看了黄征宇老师阐述中提到: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儿·戈尔曼在其畅销书《情商》中,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并且赋予了情商六种实际的意义。这无疑打开了我对情商认知上的盲区。它们分别是:

1,能对自己产生的情绪有一定的认知,尤其是当它正在发生的时候-能否最快地自我察觉正处于情绪中?这一点很对于跳出情绪控制来说很关键。
2,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处于一种情绪中时,能让自己停留在其中的时间缩短。
3:如何让自己有足够的动力去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充分调动自己正面情绪,让自己进入一个专注的状态中。
4:如何观察和识别他人的情绪-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所在。
5:如何管理和协调他人的情绪-管理好别人的情绪的前提是你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基础点。
6:那就是如何处理群体关系-群体与个人的差别很大,人会经常在群体中失去自我。

尽管我们知道了情商对我们生活在理论上有如同上面所写的六种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让它们去“落地”呢?

而丹尼尔·戈儿曼在这一点上也给出了六点建议:

1:训练捕捉情绪的能力,也就是“情绪察觉”
2:说出你的问题
3:重新设立目标
4:预估结果,
5:筛选方案
6:执行方案

咋一看,我内心还是“傻眼”且不耐烦地问:这理论的气息这么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怎开始呢?作为实用主义的我很自然地产生这种“势利”的疑问。

继而,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继续地往下说:

大胆地说出你现在碰到的问题和当下的情绪,你才真正知道发生了什么?

而同时也能把问题更加明确化,才有可能做到有的放矢!

而以上是书中介绍到情商的一个大体的理解。

你认为的情商又会是什么呢?

通过以上学习,我内心顿起一个疑问:理清楚问题的源头跟情商高像并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为什么戈尔曼大师会把它作为情商“训练”的开始呢?

我思索了一下,手机的屏幕上的荧光已然熄灭。我看着手机屏幕中一团黑的自己,我心弦忽然被什么触动了。心里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句话来:你所看见自己想看见和能看见的。

我斟酌了一下这句话,前者它讲的跟自我情绪层面的事,后者它讲的是个人认知层面的事。

同样地,善于捕捉自我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恰恰能够很好地把面临的真问题以比较合适的方式给阐述出来!

那么剩下的就是对症下药的过程,而这里更加需要以胆大心细的方式开展处理与他人沟通和相处的问题!

那如何检验成效?

多听听身边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

这何尝不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呢?

以上乃是我对情商的一点浅浅的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