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遇见的善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参与风语阁第170期主题:【我和陌生人的一次······】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刚走出校门的我,跟着邻家哥哥同路到广东打工。几经周折,进了一家塑料玩具厂上班。
刚上班没两个月,接到家中紧急电话,说爷爷过世了。心中虽然悲痛,想立马飞奔回家,但无奈口袋没有盘缠,就寸步难行。
因为工作原因,每天会到工厂门口去招工,久而久之,跟门口站岗的保安也熟识了。其中一位来自广西的,大我几岁的保安,与我比较投机,说要结拜兄妹。都是异地他乡的打工人,有了哥哥妹妹这样的称呼,仿佛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能彼此取暖一般。面对他的热情,我没好拒绝,也便勉强叫哥哥了。
那天,他看我不同往日那般爱说话,便问是遇到什么事了吗?虽是口头上哥哥妹妹的称呼,但毕竟不是亲兄妹,有些也不便说。自己家里的事也不想惊扰人家,只是架不住他的追问,我便说了爷爷去世的事。
他问我怎么不回去,我勉强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说路途太远了,难得跑了,他听后只是一阵沉默,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直到下班后,他在宿舍楼下来找我。从口袋掏出一叠钱递给我,说:“知道你刚来上班还没领到工资,肯定没有路费的,这里五百块,你拿着吧,有大哥呢,怕啥。”
我很感动,但还是推辞着,毕竟我们的关系还没熟识到可以借钱的程度。我还有些担心收了这钱会被人误会。
他把钱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赶紧去请假吧,等回来领了工资再还我就是,嘿嘿,哥还是存了点钱的。你就是嘴硬,说太远不想回,都是假的。”
我揣着钱有些不知所措,他却已经转身走远,又回头朝我挥了挥手说:“快去请假吧。”
那一刻,我的心里是充满感动的,心情也是激动的,以至连一句“谢谢”都忘记说了。据我所知,保安的工资大约七百块左右,那五百块就是他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了,他就那样主动借给我这么一个才相处不到两个月的干妹妹了。
第二天一早,我就拖着行李去长途汽车站。我想到出公司门口的时候跟他说一声。但到了保安岗发现站岗的是另有其人,他转了另一个门岗,我来不及去找他道别,便只好让人代话给他,说我回去老家去了,请了半个月假。
长途汽车站离公司不远,很快就走到了。但回老家的汽车要坐三十多个小时,一路经过广西,贵州,到达四川泸州汽车站,再转车。
坐上车,迫切希望能早点到家。虽然爷爷平日里并不喜欢我们姐妹,有着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他,只在意大伯家的儿子和孙子们,至于我们这些孙女,在他眼里从来都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妈妈说过,不管怎样他是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我们要尽到我们的责任和孝道。是啊,不管有多不喜欢,他的孙女也只送他最后一程了。
一路上,我呆呆地看着窗外,想着不知道时间能不能赶得及。妈妈打电话时说大伯要安排做三天法事,这些花费必须得是兄弟俩平摊的,为了不落人话柄,不被人看不起,妈妈卖掉了那头还没长肥的肥猪。按这个时间算下来,能在下葬前一晚赶到。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看起来二十六七岁的姐姐,但听她说话的语气和态度,显然比我成熟稳重许多,也见过许多世面。
她主动和我攀谈起来,因为是返回四川泸州的汽车,车上都是四川人。说话间很自然就多了分亲切之感,不似在外边那样攒着鳖足的普通话,对人都格外的防范几分。
一路上,她对我颇多照顾。每到了停车区上厕所休息,她都会主动跟我结伴,司机在吆喝清点人数时,她也会帮忙查看周围座位人员是否到齐。
因为我上车比较匆忙,没有来得及买吃的,她便主动把带的零食分给我吃,还一边说自己买得多,吃不完到时还要拎好远,让我不要客气。到了停车吃饭的时候,她拉着我跑得飞快,先去占位置打饭。
在路上的饭菜是按人头算的,十元一人,汽车在哪里停,吃哪家饭店是有规定的。菜是提前上桌的,大蒸笼的饭就在大堂放着,自己拿碗装,去了就吃,一桌十人。若是头回坐长途车不懂其中规则的,磨磨蹭蹭到后边进店的,就只能吃点剩饭剩菜了。
她是在这条道上来回坐了好几次车的了,对长途车这门门道道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她说那些司机吃饭都是不给钱的,而且饭店老板还给他们单独上好菜的。她说人家光拉一车人来,就能给他们赚好多,这把司机伺候好也是应该的。
从广东到泸州,这一路很长,我们聊得很多,主要是她说得多,大多数时候,我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说,她像个大姐姐一样照顾着一个路上捡来的妹妹。
第二天傍晚,她开始担心我要怎么搭车,她知道我是回家奔丧,明早就是爷爷下葬的日子,所以晚上必须要赶回家。她一个人自言自语着,说如果我不赶时间的话,可以跟她一起上她家住到明天白天再坐车回家就方便了,或许她可以帮我在汽车站找一个旅店住到明天早上。
我心里也很紧张,但又无计可施,白天坐车还好,晚上去哪找车啊,泸州到隆昌之外的边陲小镇还有多远我也不清楚,但我必须得晚上赶回去。
抵达泸州时,已经快十二点了。汽车在一个小广场上停下来,我们下车,借着昏黄的灯光在车箱底搜索着自己的行李。我心里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找车回家。姐姐在另一边车箱翻找自己的行李,我没好意思再打扰她。毕竟,我们只是萍水相逢,一路上她已经帮助我很多了,终点站到了,我们也就要各奔东西了。
我茫然无措地背着行李袋,站在离车不远处,昏黄的路灯下。看着路边拉客坐车和住宿的人,心里有些瑟瑟发抖。这时,她拖着行李箱朝我走来。她说:“你莫慌,我来给你找车。”
听着她的话,我慌乱的内心有了一丝平静。她拉住了一个大概有三十来岁的摩托车师傅,用带着当地乡音的泸州话跟他攀谈。
她问我要去的地名,还帮着跟摩托车砍了价格,但车师傅吃准了我急于回家的心情,恁是讲半天不少价。我想着不能再麻烦她了,这大半夜的也没别处打车,贵一点也没有办法了,最后以一百二十块成交,摩托师傅把我送回乡下老家。这差不多赶上我从广东回来的汽车票了,但是即使贵,也必须得花这钱。
司机帮我把行李绑在了后边,我坐上了后座。她还拉着司机叮嘱,说我是急着要回去送爷爷上山,让师傅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平安把我送到。
司傅发动摩托车准备出发,她站在那里跟我挥手,我回头跟她说了一句:“谢谢姐姐。”
晚风吹来,一阵凉意,摩托车在黑夜里跑得呼呼生风。我突然想起,我和姐姐聊了一路,她关照了我一路,我竟然忘记问她的名字,只是叫着姐姐,更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和地址。心里有些懊悔,但摩托车已经开远了,我想姐姐也已经走远了,便只好作罢。
一路上,我跟摩托车师傅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双手紧紧地拽住他后背的衣角。很困,但是我不能睡,这摩托车不比得大巴车,一睡着,没准就得掉地上去了。
凌晨空旷寂静的马路上,只有这一辆摩托在行驶着,从泸州到隆昌的路很宽敞,摩托车的速度也开得很快,不知不觉便到了隆昌县城。还有稀稀疏疏的路灯亮着,虽然没有停留,但有光的地方,总能莫名地让人感到心安。
穿过县城就是通往乡镇的路了,路窄,没有路灯,只是一片漆黑,照亮前路的只有摩托车的前灯。从隆昌县城出来,按着路标指示的方向行驶着。师傅说自己还没有跑过这么远的路,前边一段从泸州到隆昌是没问题。但这会走上乡道,在漆黑的夜里,他也分不清方向,又没路标可看,甚至想找个问路的人都找不到。
后来摩托车不知行到了何处,正挨着马路边有一户人家,院坝里亮着路灯,但屋里的灯是熄灭的。凌晨一点多,这个点定然是在梦乡的。但放眼望去,除了这里有灯光,其它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漆黑,连哪有人家都不知道。无奈之下,师傅停下摩托车,朝着那户人家喊话,喊了许久,那户二层小楼的阳台上亮起了灯。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大叔站在阳台上问是干什么的。
摩托师傅赶紧表明了身份, 说是赶时间送人的到盘龙镇,因为自己也是第一次来,不知道现在这里是什么地方,离盘龙镇还有多远,要往哪个方向走?
大叔一听是赶夜路问路的人,并没有因为被打扰睡觉而有不耐烦恼。他热情地帮我们指路,还叮嘱摩托师傅要小心一点,慢一点开,这段路不好走,坑洼多,没有路灯的。道过谢,我们继续上路,这路越走,摩托车就越不如之前那般四平八稳,偶尔遇到坑洼会引起一阵颠簸。
终于到了盘龙镇,我的心也安下来,这里不会再找不到路了。我给师傅指了方向,告诉他还有十几里路,然后还有两三里的乡村马路,会难走一点。提前给师傅说明白,也是给他打个预防针,免得到时觉得远又临时加价。还好,这个师傅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多的话说,只是说到分岔路了要记得提前喊他。
走完乡道,再走村道,摩托车越来越颠簸,师傅嘴里说着:“咦,这路还真是有点难走哦。”
坐在后座的我只好抱歉地说道:“这段路是难走一点,没有多远的,很快就到了。”
跟着翻过一个小坡,就看到了灯火通明的一座屋子,院子里搭的桌台上还燃着有蜡烛,旁边坐着几个打瞌睡的人,是堂哥和侄子们在给爷爷守灵。
我跟师傅说:“到了,就是那里了。”
院子里的人听到摩托车声音,也起身穿过田埂路走上了马路边来,跟师傅打了招呼说了感谢的话。师傅下车帮我解下绑在后边的行李,我从包里掏出钱递给师傅,感谢他一路相送,嘱咐他返程时注意安全。他接过钱,调转摩托车,说这下赶回泸州应该差不多天亮了。
时隔许久之后,想起这段夜行的经历,不禁佩服当时的自己,也感谢那位陌生的摩托师傅一路相送。
后来,我回到厂里上班,领了微薄的工资,因为家里有用度,大哥借给我的钱,我并没有及时还上他。我很不好意思,他却笑嘻嘻地说没事,反正他也不急着用钱。直到两个月后才还上了他。
再后来,因为辞职换工作,我与大哥的联系渐渐地少了,直到后来,我们终于还是失去联系了,竟不知他身在何方了。我时常会想起他,他有一颗充满善意和温暖的心,因为有他义无返顾地相信和无私地帮助,让妹妹渡过了人生一段艰难的时刻。
长途汽车上的姐姐,我们仅仅是相伴走了短暂的一程,她全心全意地付出和对我无微不致的关照与帮助,让我铭记了很久很久。虽然我们自那以后再没有交际,但她的热心和善良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一位小姑娘夜行的路。
想起那个夜晚,不免感叹摩托师傅是一个真好人。师傅没有因为路途难走而有所抱怨或趁机加价,没有在月黑风高山高水长的路途中图谋不轨。他一路相送,为的是赚取收入,但他的善意却在多年以后还温暖着他人。
还有那个半夜里为我们指路的大叔,他的耐心和关切的神情,都让人难以忘怀,让人不甚感激。
在我的生命中,那些为我点灯,给我指引和帮助的人,都已淡忘,也不知如今身在何方呢?只愿那些给他人善意和温暖的人,也能在需要的时刻得到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帮助。愿你我都能做一个温暖的人。
20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