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影《一句顶一万句》

2024-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Y
主人公
大姑与姑父

其实拍得没有那么差,豆瓣6.3分,估计打低分的主要是原著党。和原著小说确实没法比,导演是作者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有可能她没那么大能力掌握更多的素材,只从小说中选取了一个点——牛爱国妻子外遇的故事。

主要情节就是牛爱国从愤怒到报复再到化解的过程。男人虽是退伍军人,但确实有点窝囊,当初承诺的誓言都没实现,妻子对他很是失望。两个人从曾经作为结婚理由的“说得着”到十年后“没话说”。

这其实很常见,两个人大概率不太可能总有说不完的话。慢慢激情不再,新鲜不再,分享的欲望就越来越淡了,或者就是日复一日的生活消磨了彼此的热情。婚外出轨最开始也是有的聊,但谁又能保证和外面那个总有话说呢!

父女俩

《炊事班的故事》中那个小毛在这部电影里基本就没笑过,那肯定啊!在一个小县城里,自己戴绿帽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两次买刀要杀人,最终都作罢,不然就是法律节目中的刑事案件了。

我发现有意思的是,当女人发现丈夫在外面找了一个,想到的是那个女人到底比我好在哪了。男人则是想着杀了那对狗男女。

性别角色不同,定位就不同,是作为依靠的对象还是附属的成员。女人似乎更看重如何过心里不甘心那一关,而男人是不是更在意尊严被冒犯与社会舆论的打压。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配偶对自己的意义,原本就是如此。

可怜的孩子

电影整体色调比较压抑,未婚人士看完恐怕会恐婚,已婚的看了多数会恨那一对“狗男女”,并且可怜孩子承受的一切。

我对这些倒没什么感触,类似的事在世界上某个角落每天不都在发生吗?各不相同,又大体差不多。

电影里点睛的内容基本都出在牛爱国女同学说的那些话上,也是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的名言——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确实,如果看开了,何必去杀人呢!

电影中有一段场景很好,就是牛爱国在酒店外守了一夜,怒冲冲去买了一把刀,准备杀人前先到庙里去拜佛,他自己说不想杀人,不想孩子没有爸爸妈妈。这里人与威严大佛的对比,主人公的渺小与无助,给人印象很深刻。

拜佛

片中演得最好的是范伟,非常自然,几乎没有表演痕迹,真是好演员。

狠角色是出轨男的妻子,感觉神智不太正常了,看到丈夫出轨的照片,直接买最毒的农药“吨吨吨”对瓶吹,真是决绝,被救过来后也是不拖泥带水,甚至于到后来还以为她已经把那俩人处理了呢!

喝农药

当然不是,否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