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我就回老家,考编、相亲、生娃!”
文/婉兮 图/网络
1
今天,想讲讲闺蜜阿馨的故事。
我大四那年,她正在兢兢业业地备考,为进入编制而废寝忘食。甚至还报了各式各样的培训班,笔试的、面试的,价格并不便宜。
其实我不太能理解。
几乎所有人都在往更大更繁华的城市跑,绞尽脑汁寻找更多机会。她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回小村小镇去当老师。
且不论收入高不高,只说那狭窄闭塞的环境会令思维僵化。
久居其中,只怕自己也会丧失学习力与思考力,一天天沦为温水里的青蛙。
可她不以为然。
她说:“我不适应快节奏强压力的大城市,我本身的愿望就是工作稳定,家庭和顺。”
这话倒不假。
我们一起长大,她向来都是温吞吞的性子,学习成绩不上不下,做人也不骄不躁,属于存在感不强的那类“乖乖女”。
对,类似《欢乐颂》里的关雎尔。
我完全想象不出她穿高跟鞋飒飒生风、职场中笑傲江湖的样子。拿本地方言来说,就是一点都不冲闯。
更何况,教师一直是她的最理想职业。
“工作环境没那么复杂,而且一年还有两个大假。”
而另一方面,阿馨出身普通,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试错。与其去大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倒不如早早地用“现实”眼光看问题。
好在天遂人愿,第一年考试,阿馨便如愿以偿地进了编制,捧起了传说中的铁饭碗。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工作地点在某个偏远小镇。交通不是很便利、业余生活也不算很丰富。
但阿馨很乐观:既来之则安之,以后再想办法往外调吧。
就这样,阿馨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
2
工作第二年,阿馨开始相亲了。
她的社交圈子不大,能接触到的男人不多。而亲朋好友介绍的对象,也都是条件相似、背景相近。
他们大多出身在普通家庭,辛辛苦苦上了大学,人生经营得战战兢兢,不敢有一丝一毫的行差踏错。
所以都老老实实地考试、上班,用固定工资来给人生上保险。
嫁给这样的男人,基本就绝了大富大贵的可能。
好处当然也有,那就是安稳,且是双份安稳叠加,可以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
她把进展说给我听,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思来想去才发现,是“相亲”二字令人不悦。
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相亲不算一件好事。
因为它总有些资源配置的意思,仿佛男女双方都带着各自的筹码来谈判,整个过程都像一笔权衡利弊的交易。
而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大部分人都还渴望着嫁给爱情。
阿馨倒很看得开。
她把相亲看作结识异性的新途径,同时也极赞同“门当户对”的择偶观,会细细考察男方的收入与家庭,再对他的同事朋友旁敲侧击,观察其品行修养。
精挑细选半年后,阿馨宣布自己恋爱了。
是同镇上班的男孩阿亮,她在学校、他在信用社,都是端铁饭碗的人,爱好性情也相差不大。
所以,结婚也很快提上了日程。
我再次瞪大了双眼。
城里的年轻人都说自己恐婚,社交媒体上孜孜不倦被讨论着的,也都是婚后的种种艰辛不易。甚至有人预言,婚姻制度总有一天会消亡,单身时代已经到来……
不晓得这种说法是对是错,但我本能地反对早婚早育。
理由很简单:婚姻会在某种程度上拖了事业的后腿,尤其是对女人而言。
因为大多数家庭,都把做饭洗衣默认为妻子的义务。等再生了孩子,她的工作量就会成倍增长,天平不得不在家庭和事业间倾斜。
甚至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成全丈夫。
于我而言,这是一场灾难。
可阿馨自认事业心不太强,“我又不做班主任,可以匀出很多时间来料理家事。”
她倒喜爱家居布置,常摆弄些花花草草、烤烤小饼干做做小点心,连地板都擦得铮亮铮亮的。
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3
后来的故事,想必你也猜到了。
婚后一年,阿馨的孩子呱呱坠地,是个男宝宝,全家人视若珍宝,日子也因孩子的到来,而充满了欢声笑语。
是婆婆给带的,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和教育理念都有偏差,当然会有摩擦和矛盾。
作为儿媳,也免不了被婆婆唠叨嘀咕,人前人后地编排不是。
阿馨有时会找我吐槽,但坏情绪一般只维持三五天。
也许是职业的缘故,她极擅长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婆婆肯带就不错了,我们是双职工,只能把心放宽点儿。”
我常为她唏嘘,总觉得不必受那样的闲气。
在自媒体里这一行待久了,习惯了拿快意恩仇的方式看问题,笃信女人不该委屈了自己,反正她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又不需要靠婆家过日子。
但阿馨只笑笑。
婚后第三年,二宝也来了。
这次是个女孩,有儿有女凑足一个“好”字,婆家和娘家都欢欣鼓舞喜气洋洋。
我挺佩服她。
因为生活的磕磕跘跘还在继续,多一个孩子,就意味着多一份负担与责任。在全民焦虑的今天,这份勇气实在难得。
阿馨走过的每一步,似乎都与这个时代的潮流背道而驰。但她告诉我,自己过得很好,对现状也挺满意。
“工作稳定,儿女双全,家庭和美。这原本就是我想要的人生。”
“就像你喜欢披萨,我爱吃串串一样啊。”
我忽然茅塞顿开。
4
这些年,小地方与体制时常被诟病。
网络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去远方也成为了某种时代召唤。北上广深的开放、包容与活力中,的确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至少,它们提供的平台足够大足够广,这是小城市永远无法比拟的优势。
当代最励志的故事之一,也是挣脱体制束缚,去海阔天空的大世界里创业、逐梦,去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
因此,总有人在奋力地摇旗呐喊,呼唤年轻人,千万别往小地方去!
小地方的体制,总给人陈旧、迂腐的感觉,似乎每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是一张报纸一杯茶,悠哉游哉地混日子等退休。
小地方的社会,也由一层一层的人脉关系搭建起来,有能力无关系的,很难混到出头之日。
这有一定道理,但多少也有些刻板成见。
事实上,体制内的工作并没有外界以为的那么休闲,它同样考验从业者的能力与耐力——稳定是真的,辛苦也是真的。
换言之,这不过是工作性质存在差异,本质上并没有任何高低贵贱的区分。
盲目贬损和盲目崇拜一样,都是基于主观判断下的偏见。
主导选择的最根本因素,并不是旁人怎么说怎么看,而是想清楚自己是谁、想要怎样的人生。
即自我定位与发展。
5
事实上,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大城市。
我的另一个朋友丹丹,就是逃离北上广的最典型代表。
她性格文静,和阿馨差不了多少。
可毕业那年,却被大趋势撺掇着北上,成为“北漂”一员。
后来那几年,她辗转各个公司,却始终没办法适应那种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薪资水平也原地踏步……
慢慢地,丹丹便萌生退意。
事实上,很多年轻人不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人生太过迷茫时,向着灯火璀璨的地方去总是不会错的,经历过见识过,等到了解自己时,不妨再做一次选择。
不是每一个人都受得了大都市的快节奏,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忍得了小城镇的世俗平凡。和谈恋爱结婚一样,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这么一看,我忽然觉得阿馨很了不起。
因为她在很年轻时,便把自己剖析得明明白白,然后规划出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没有浪费时间,也没有来来回回地绕圈圈。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所谓“幸福”,无非是求仁得仁。
忘了说,写这篇文章时,阿馨和她的丈夫都已经调到城郊。
他们买了房、安了家,工资涨了、孩子也慢慢长大了。
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