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凭什么11天票房20亿?

2020-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雪碧也单车

#原创 9月3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既是反法西斯纪念日,到这里,最近热映的电影《八佰》就值得一提。

《八佰》自8月21日内地上映以来,就在票房场上赢得了大满贯,仅11天票房突破20亿,是2020年20亿票房中的一匹黑马。

票房数据

影院看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代入感太强了,感觉自己在不顾生死上海四行仓库守了四天一样。

其实电影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最直观的还是它带给观众的真实震撼的战争场面。想必大家英雄所见略同。

《八佰》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团长谢晋元负责指挥守卫战。

战马上的谢晋元

纵观抗战全局。这场狙击战其实只是抗日战争中一场微乎其微的战争。如若将上海四平仓库保卫战,放在当时的全国抗日战场上,其实它并不是一场对抗日局势起到多么重要的战役,毕竟在当时全中国抗战,光牺牲的中国四万万同胞中约3500万,而小鬼子才死了44万(据人民网统计)。

《八佰》海报

关于电影的题材,导演管虎认为:这场战役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书的一笔,正是因为它是一场“被围观”的战争。

推广海报

为什么说是一场“被围观”的战役呢?

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①一河两岸此岸断壁残垣,对岸歌舞升平;此岸困兽尤斗,对岸戏子对满宾客。租界的百姓以及英美法俄等国家住客商人等围观着“四天的坚守”,所有的“观众”从最开始的“单纯看戏”到最后的“物资捐供”和敬礼致敬,家国情怀,爱国热忱以及民族意识,跨越民族的正义感,所有封存在内心的意识都被唤醒,观众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②“四行孤军”:一场被世界围观的死守。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由于中日兵力悬殊,国军部队虽英勇奋战,但仍节节失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守卫南京,已决定全线撤退上海。

此时,临近“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召开,各国代表已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这场战争更是一支被世界围观的孤军挺起来的战争。

赵子龙

》》同样是战争题材电影,凭什么它20亿?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①关于电影题材:国产电影近几年上映的题材主要有青春、价值观、人性伦理、江湖风云和励志人生几大类。近几年热映且观众熟知的能掰过来的才只有《战狼》《金陵十三钗》《围剿》等几部,所以在国产电影里战争题材的电影是比较少的,毕竟耗资耗人,而且在观众面前要展示出来合格的战斗现场需要严格的演练,难度并不小。导演管虎也不怕麻烦困难,试图在这样一个机会中借此引领观众真正走进这场据点守卫战争,“如果连我都不做这件事,今后可能就没人做了,趁我还有点话语权。”

②关于片场拍摄:这部电影,曾两度叫停。第三次重启,先期筹备499天,建组1500人,拍了230个日夜。杀青时,导演管虎胡子鬓角全白,一夜苍老30岁,吓得记者不敢认。可见管虎的严苛。也可见,管虎对作品的习惯性死磕

旧址

导演的严苛能到什么标准?

演员不是像,是真。

南岸老百姓里有个画家,仅一个镜头,但必须找个真画家演。理发的,找理过发的。街上卖过东西吗?卖过?好,你来演商贩……没一个说不行,因为都是第一次,比任何职业群演都上心投入。

士兵呢?国家2017年下达政策,禁止部队参与影视拍摄,剧组只好从武校找来400学生。武术学校就过关吗。还要培训,练7个月,请来当年参加过老山战役的退伍军人训练。士兵之中,还分中国和日本兵。

海报

③关于观众期待:观众的期待值都很高,而且影片中激烈现场画面以及河对岸观众们的表现都能很好地引起观众共鸣,一腔热忱的观众朋友们也比较满意这样带入感强而且还是爱国主义主题的影片,这也是合情合理的一点?

关于语言元素:虽然官方给出的是普通话,但是明显有地方特色。比如生动贴切的方言:上海话、南京话、天津话、陕西话。除去国语之外,河对岸是繁华的租界,英法美日等语言也应用的十分贴合场面,代入感非常强。除了语言的特色,还加入了中国本土文化元素:皮影戏、戏曲等。

海报

关于主角光环:真实的战争是没有主角光环的,可能一个经过精心训练的士兵在下一秒就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所以电影中没有绝对的主角,只是最后在桥上给了谢团长一些更多的特写画面。从这岸的每一个战士到对岸的居民,几乎画面里每个人都有镜头,无论是逃兵也好、战士也好,丰富的镜头都能相互对比出最真实的人性本质:求生。这些都是最为真实的人性,而导演管虎也正是试图在这样一群人身上来展现战争的残酷,也希望借此引领观众真正走进这场战争。

》》《八佰》票房20亿究竟值不值?!

票房20亿究竟值不值?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争议还是蛮大的。因为故事情节不是很具体,只突出了四天战斗的过程。虽然场面很刺激,但是镜头很混乱。比如当时弹药绑身跳楼炸日军盾牌阵陈树生(尽管历史现实中陈树生与一辆用普通枪打不穿的坦克同归于尽),导演并没有给有故事的陈树生镜头来描述故事,只是单纯露了脸。倒是在齐家铭身上花了更多时间,分配更多的台词,可他并没有跳楼炸日军。

而且在跳楼炸敌军这一个画面,明显有演的成分,这个场面正好在对岸百姓的视角中,而且在百姓的视角里(观众视角)侧楼并没有任何日军。还有,也是镜头的疏忽。谢晋元第一天接受到的命令是长期坚守,于是士兵们没日没夜的加固军事工事,却没有什么镜头?

剧照

所以镜头挺乱,不知道要表现什么。还有最后的掩护国军撤退的时候,无论是居民还是战士,表情动作如果放在现实,明显有刻意演的成分,当然这是电影,可以不计较。

更值得吐槽的是导演和编剧的军事行业知识欠缺。四行保卫战中,头号英雄只有抱着手榴弹跳楼炸坦克的陈树生,机枪连的种子选手,属于“特种部队”,比炮兵步兵有价值的多,现实中跳下去了一个陈树生,而电影里却跳下了好几个“陈树生”,这不是浪费兵种、不符合常理吗?

开头打进楼内的是芥子气毒气弹,是会损害皮肤的,而导演却只是叫士兵捂住口鼻,的确争议很大。叫人印象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日军抓获俘虏,当做人肉靶来逼迫国军投降,结果国军也拿日本人俘虏做靶,练逃兵的胆量,和丧尽天良的日军有何两样?

影片代表希望的白马

还有一个迷惑的情节就是最后一天士兵们视死如归大打一场之前洗澡的镜头,个人觉得大可不必把裸露的背面全放出来,只是上半身就够。况且现实中孤军从来没有生过火,粮食也全靠冷食支撑,何来灯光开开合合而且还专门有资源给士兵们加热河里的水洗澡?而且还有喷头?(什么迷惑编剧)

宣传海报

比较合格的就是有两个比较好的人物线索,一个是大学教授,另一个是赌场老板蓉姐,排除其他人物塑造不饱满的情况,这两个人物的确是刻画好了。大学教授刚开始拿望远镜看热闹到最后拿起自家的枪加入奋战;蓉姐不差钱,从刚开始的漠不关心到最后找出两箱吗啡来捐物资来看,这两个人物无论是镜头还是设定来说都是很出色的。

其实客观来讲,除去《八佰》里面的军事瑕疵和镜头问题,特效非常好,如果电影评价高,那么特效的功劳绝对少不了,毕竟效果很好、代入感很强。

最后,《八佰》的主题很明确,呼吁国人的爱国热忱,引导后人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勿忘国耻。电影的画面感和代入感的确在观众这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共鸣,所以11天票房20亿的成就也在情理之中。

看完《八佰》,那么国人就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抗战精神了。

引用的资料链接在这里

https://wapbaike.baidu.com/

码字不易,谢谢你这么好看看完了全部~

欢迎大家来主页评论点赞转发和支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