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冯俊龙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肯定有遗传基因的影响,但受后天环境和人生经历的影响,也决不容忽视。

譬如我和比我大三岁的二哥,我们的性格随着人生轨迹的变化,就有了很大的区别。

小时候的我,比二哥聪明玲俐,机智果敢。

有一次,我和二哥去地里摘茄子还是什么的,要经过一户家有恶狗的人家。临去之前,就被大人翻来复去地提醒,说一定要注意防备那家人的恶狗,倘若不幸遇上,一定要及时躲避。至于怎样躲避,自然是随机行事。

不幸得很,我们刚走到那户人家屋门前的一片麦地时,就被恶狗发现。看气势汹汹的恶狗咆哮着飞奔而来,我拼命地窜进麦地,几下就爬上麦地里的那棵桑树。我看见二哥也慌不择路地窜进麦地里,心想他和我一样,会爬上桑树。奇怪的是,二哥却并不爬上树来,而是选择一处茂密的麦苗,头下臀上地伏在地里。

我见恶狗逼近,焦急地小声催二哥:“快上树快上树!”二哥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快点下来!你爬得高容易暴露目标!”

原来二哥埋伏在麦地里,是在“隐蔽自己”。

狗爬不上树,却轻易就“找到”了二哥。可怜的二哥被恶狗咬得遍体鳞伤。最后还是我嘶声力竭的叫喊,引来大人,二哥方才被从狗嘴下解救出来。

看似“愚钝”的二哥做事极认真,虽性躁,但博览群书,说话引经据典,填诗作赋随口而来,且极是精致。但在为人处事上,实在有点“掩耳盗铃”,或者多有“顾此失彼”。种种情状,无不与“躲狗”类似。

我虽心思缜密,感情细腻,但后来几经挫折,人生际遇黯然,变得木讷寡言,倒比当年的二哥被恶狗狂咬还可怜。不过,我还算能够看得清楚形势,而且稍微懂得一点“趋利避害”,遇“狗”狂撕的情形屈指可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