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遇到心理学

转角遇到心理学17

2022-05-19  本文已影响0人  董天鹂

说到自己的情绪自己做主,其实改变的过程还是蛮长的。学习心理学之前,我是个易怒暴躁的人,典型的焦虑型人格。遇到一点事,就会想着马上去做,结束了才能把心放下。一件事如果等待的过程比较长,那对我来说这个时间段是个很痛苦的折磨,身体上表现为经常性的口腔溃疡。如果是遇到不可控的状态,那我几乎就会处于癫狂中,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安静的等待。所以那时候的人际模式也是粘连的,主动的。当然,我并不自知,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合理化的理由来指挥我的行动。

最初的扰动是胡老师在刚开始时学习就说我很焦虑,他说你看你的语速这么快,典型的焦虑。我马上反驳,举了一大堆例子,来说明我从小就是这样子的。而且,我确实是觉得因为我语言表达能力强,性格急躁,所以说话速度快。

然后,学习催眠治疗,当我学会放松后,有一天,胡老师突然说,你现在注意下你的语速。我发现果然有变化,我的语速慢下来了,语调也变成了降调。然后,又刻意体会了当下的内心感受,发现平和了。

但那时候,我正处在人生最低谷,各种现实的困难重重包围着,很难马上顿悟,自然也不可能马上改变行为模式,还是常常会在焦虑中度日。但是,毕竟有过不同的体验经历,就像在围墙上凿出一道缝隙,让觉知的光可以透过来。

我会在每天坐班车的路上,做自我放松,也会偶尔刻意放慢自己的语速。在这点上,我要感谢我自己是个善于接受别人谏言的人,总是在不服气,不舒服以后,静静地消化听到的诤言。也要感谢父亲从少不更事就让我记住的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教导,让我的人生中很容易吸引到良师益友。更要感谢胡老师这个“雕塑家”的帮助,虽然过程中有疼痛,但正是得遇他,让我开始学会正视自己,走向更和谐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