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得到的爱真的可以治愈一生
我是传统中国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我所指的传统模式是指有三代及以上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
小时候的记忆大部分是奶奶带着我们三姊妹的场景。我在家行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而爸爸妈妈和爷爷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劳作。农忙的时候在田间,农闲的时候在做各种副业。起早贪黑,在家的时间很少,跟我们相处的时间更少。
都说奶奶重男轻女,我也感受到了。我就是那个被偏爱的孙子。那时候零食很少,有什么好吃的她总是偷偷拿给我一个人吃。可我并不领情,反而很反感她这种做法,跑出去,到姐姐和妹妹面前把零食拿出来一起吃。或者私下对奶奶发火,鄙夷她的这种做法。她白眼瞪我,嘴角却挂着宠溺的笑,无奈的骂我“傻小子”。
相对于奶奶的溺爱,爸爸和妈妈是严厉的。他们是我做错事之后的惩戒者和说教者。我对他们更多的是敬和畏。
可随着我上了中学,一周回家一次。爸爸妈妈对我的作用和影响变多变大。虽然是千篇一律的说教和嘱咐,但是他们给我建立起了是非观和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而我对奶奶的需求变小,不再需要她做饭给我吃,不再需要她给我洗澡穿衣,不再偎依在她身边扯着衣角。我觉得我长大了,而奶奶老了,加上她身体一直不好。我开始去为她做一些事情,开始克制自己不能对她发脾气。
17岁那一年,奶奶病逝了。刚开始,我还有一种轻松感。看到她被病痛折磨多年,往生对她是一种解脱。只有清明去扫墓的时候想起她,想起她对我的溺爱,没有了当时的愠怒,只有暖暖的感动和温情。
后来我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有了更多的压力和波折。很多时候,发现醒来,身边没有一个可以言说的人,我不得不隐藏自己的脆弱和脾气,强装从容的面对生活。
有一段时间,夜里经常梦见我奶奶。梦见她往我裤子口袋里塞糖果,我很不高兴,推开她,再把口袋里的糖全部扔在地上。奶奶赶紧蹲下身子,一颗一颗的把糖捡起来,一边捡还一边嘟囔着:“傻小子……傻小子”。
我从梦里醒来,泪水打湿了被子。看看时间是半夜,可难以再入眠。那一天妻子不在身边,跟她冷战,回了娘家。不管是我不对还是她不对,先服软的都是我。她就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我跟她打仗就从来没赢过。
我把刚刚梦见奶奶的事写了下来。告诉妻子,奶奶小时候是那样的溺爱我,不管我多么的无理取闹,她都能原谅我。跟她打仗,我从来没有输过。可是长大了,变能干了,却输的越来越多。要是奶奶还在,她肯定不忍心让我输。我输不是因为我不行,只是我在乎的人,我不希望她输。我再次向妻子服了软,因为我不想让她输,而她赢了,我也会赢。
把这段长长的文字发过去。不到五分钟,妻子回了:“明天来接我”。原来她也没有睡。
妻子说她不一样,她是那个不被偏爱的人。她敏感,她看起来刚强,看起来倔强,只是害怕她的真心被无视和伤害。她说她谢谢我,不管对错,总是能包容她。
小时候我反感别人说奶奶溺爱我,现在别人提起奶奶,我总是很自豪的说,我奶奶最疼的就是我了。这份童年的温暖真的可以治愈我一生,让我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现在的我们跟父母住在相距半小时的两处。妈妈经常过来帮着带孩子。跟小时候带我们不一样,她如今变得很有耐心了。情绪稳定让孩子终生受益。这是我们应该向长辈学习的地方。
在传统的家庭里,我们怎么对待父母和长辈,怎么处理夫妻、父子、婆媳、姊妹等等这些关系。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心里自然而然的会形成是非观和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