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社会生活社优秀作品荟萃

《易学与心理》——易学智慧(1)

2023-09-09  本文已影响0人  兴时态_198812

《易学与心理》——易学智慧(1)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

孔子在他所作的《十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经》里有一句话,叫做“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这就说明,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事方面的伦理。

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就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易经系辞》也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世界上的东西都是有阴有阳,而且阴阳是分不开的。拿一天的气温来说,我们早上起床,太阳已经出来了,这时候不会觉得热,因为上面的太阳虽然是热的,但是热量还没有完全照到地面上,大地还是凉的,所以早上叫做少阳。等到了中午,上面下面都热了,就叫做老阳。到了黄昏的时候,夕阳没有什么热量了,我们可以感觉到,虽然大地还很热,但是上面已经开始凉了,所以黄昏叫做少阴。到了晚上12点,上面下面都冷了,就叫做老阴。

一年四季也可以按照四象来看,春天是少阳,夏天是老阳,秋天是少阴,冬天就是老阴。

其实不管在什么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来看待所有的变化。

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太极包含着阴阳两种力量,也就是两仪;而阴阳的互动,又产生了四象。那么接下来,四象又是如何产生八卦?八卦又分别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宇宙是由不平衡所造成的,这个观念影响我们太大了。一切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希望它平衡,但是平衡很快又被打破,又找到不平衡,再追求平衡,这就叫做动态的平衡。用这种观念去看现在所有的现象,一切都是动态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平衡。静态的平衡就叫静止,静止就是死亡。不能动了,哪里会生生不息?

因此伏羲氏就知道,两个阴上面可以加一个阳可以加一个阴,两个阳上面可以加一个阳加一个阴,本来就是阴阳的,也可以加一个阳或者加一个阴,这么一来就很自然变成八个,就叫八卦。

六十四卦也是八卦,很多人认为八卦就是八卦,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卦,没有那回事。六十四卦就是八卦彼此重合起来,配合到最后,一共就有的六十四种状况。

我们从《易经》里面得到的信息是构成宇宙的元素有八种,就是跟我们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那八种。

第一种一定是天,老实讲,没有天那就什么都没有了,一片寂静。动植物都没有,那还成什么世界?有了天,我们一抬头看到了,我们一低头马上会看到底下,底下就是地,所以天、地我们没有人能离开。

天地之后,我们马上想到两样东西,水和火,没有水我们活得了吗?没有火,我们吃什么?可见,《易经》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道理。所以天、地、水、火就是四个最根本的东西。

天地水火就满足了吗?没有,有时候火太大了,很热,我们就开始扇扇子,就是希望有凉风来,可见风也很重要。风来了以后,我们马上会想到跟风相对的是什么?就是雷,打雷的时候那种感觉跟风来的时候那感觉经常是对比的,所以天、地、水、火、雷、风。

可是风为什么从那边进来,不从这边进来?原来是被山挡住了。山会挡住很多东西,所以山又显得很重要。山挡住这边的风,风就从那里来,那边是什么?那就是海,也不一定完全是海,很多地方它没有海,就把泽叫做海,像云南,云南说海泽海泽,就是一个湖,一个泽,一个潭。

这样八样东西就出来了,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世界上的万物万象都是这八种东西彼此互动产生的,雷跟风互动,雷跟山互动,雷也可以跟天互动,跟地互动,怎么不可以呢?一个雷可能打到天上去,也可能从地下一下子跑出来。所以我们就把这八种现象定为八个经卦,就是基本卦,而且这里面只分成两个小系统,一个就是跟天有关系的,一个跟地有关系的。

一般我们怎么画天?画天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就会画了一条弧线来表示天,而且我们发现天不是薄薄的一层,好像天外有天,天上有天,这个很容易了解的,所以就画三条,像今天画彩虹一样的,那个卦就出来了。卦象卦象,就说这个卦像什么,这三线就像天。地呢?地在天底下,一直到天边都有地,可是当中有河流隔开来。天是连在一起的,可是土地是分裂的,这边一块那边一块,所以伏羲很自然就画成一个断掉的直线。当然地上的土也是蛮厚的,也不是薄薄的一层,所以用三画断掉的直线。

我们把八卦分成两类,一类是跟天有关系的,一类跟地有关系的。我们把天画下来,这三条直线按照我们现在的了解,其实这个也是从以前传下来的,就叫上中下。爻这个字是《易经》里面的一个独特的用语,就是它每一画都叫一个爻,最底下一画叫下爻,当中一画叫中爻,最上面一条就叫上爻,爻就是一个符号。

天,三画阳爻,最底下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底下动,天当中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天空中动,天上面那一爻由阳变阴,就叫做天上面动。都是三爻中一爻变化,两爻不变。那么,为什么用少数的来代表动呢?因为物以稀为贵,两个阳一个阴,阴是少数,所以以阴为主。

天下面动是什么?马上有人想到是树木,没有错,那时候天底下动的也就是树木最高了,但是树能自己动吗?所以伏羲氏就想到是风来了。风来了,就是天底下有一个东西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很明显感觉出来它的动,就是风在动,天底下动,风。

天空中动那更容易了,只要有一个地方有火烧,我们在天空中就看到一片火焰,一片火海,还有火烧云,远远看去,就像是天空中着火了一样,所以天空中动就是火。

天上面动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以前没有直升机,也没有卫星,伏羲氏怎么看得到天上面是什么?人类聪明就在这里,我们到池塘边就会发现,怎么天空跑到池塘底下去了呢?自己的倒影好像也在池塘里面。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古人是发现天会整个倒影在池塘里,于是就说天都在泽水下面,所以泽就是天上面动。

风、火、泽,这三个东西都跟天有关系。天就是三画直直的,连续的;

天下面动,风,就是上面两个连续的,下面一个是变动的;

天空中动,火,就是上下各一个连续的,中间一个是变动的;

天上面动,泽,下边两个连续的,上边一个是变动的,这样很快就能记住了。

地是三条断掉的线,这三条断掉的线也是分成下、中、上。最下边一爻由阴变阳,就代表地底下动;中间一爻由阴变阳,就代表地中间动;最上面一爻由阴变阳,就表示地上面动。这三种情况都是两个阴一个阳,阳是少数,代表动,所以以阳为主。

地底下动,就是打雷,打雷时我们能感觉到地底下有东西在动。

地当中动,就是水了,水就是在地当中一直不停地流动。

地上面动跟天上面动一样,要花一点想象力,地上面有很多很多东西,你说牛在动也对,狗在动也对,我们人在动也对,但是这些都是枝枝节节的现象,而《易经》的思维是不断地提高,去找到根本的东西。地上面最大的动就是山,所以地上面动就是山。

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雷、水、山是跟地有关系的。

与天有关的风、火、泽,和与地有关的雷、水、山,加起来就是八卦。

伏羲一画开天地,代表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又以八卦定乾坤,把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归纳为八种基本的元素。

丁俊贵

2023年9月10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