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的灾难
当大家还在关注豆浆咸甜之争,以及粽子月饼馅之争时,中国美食界正在遭受一场灾难。这场灾难不知道从什么开始,如瘟疫一般悄悄的从四川,贵州,湖南等吃辣集团扩散开来,迅速的感染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味蕾。这场灾难,就是“重口味化”,具体点说,就是大家都爱吃辣了。
我一直觉得争论豆浆咸甜和粽子月饼馅该是什么是件极其无聊的事情。中华美食拥有八大菜系,细分下来更是花样繁多种类数不胜数,全国各地的菜都是一个味道该是多么无趣的事情。然而如今人们竟然在消灭这种多样性,却对吃辣情有独钟。
我的家乡菜基本上是没有辣的。宁波的海鲜本来讲究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鲜。不需要放过多的调料,一点点酒,几片生姜,直接清蒸就可以吃。很多非本地人会觉得太腥而不习惯,但是这却是正宗的宁波菜的口味。如今下个馆子,点一条鱼上来,上面放了一堆调料,各种辣椒,颜色红的发黑,夹一口鱼肉,妈的哪里有鱼肉的味道,根本吃不出新鲜不新鲜,全都是调料的味道。本来宁波的海鲜鱼汤是最好喝的,现在锅底的鱼汤都是红的,上面浮着一层厚厚的辣油,鱼汤的精华全都被毁了。宁波餐馆的辣化,反映出辣党在饮食上的文化侵略。
后来我上大学来到了上海,发现这里的问题更加严重。大学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应该是口味不一的。但是我想错了。学校周边的餐馆风格也全是是辣菜,大家都爱吃辣。就算原本不吃辣的,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不吃辣,努力把自己变成吃辣能手。而且大家还特别蠢的喜欢比吃辣的本事。
设想一下,一帮人一起去吃饭,点菜的时候总有人特别照顾的问你,你能不能吃辣?
为什么没人问,你能不能吃甜?
为什么没人问,你能不能吃咸?
凭什么吃辣就是成了主流了?
不能吃辣就成了被关照的对象?
如果一家餐馆的菜很辣,大家虽然辣的受不了,但是还是会吃的满头大汗不亦乐乎。没人会怪这个餐馆的厨师。因为吃不了辣,是自己太弱。
如果一家餐馆的菜很甜,大家就会抱怨:哎呀真受不了,上海菜太甜了,吃了真腻!------可是你们他妈的是在上海啊,你们又不是在四川!
在饭桌上能喝酒和能吃辣的会被认为了不起,好像口味重就显得男子汉气概特别足一样。如果一个上海男生举手说很能吃甜,大家肯定会投过去鄙视的目光。
可是凭什么吃辣就了不起!
你有本事给我吃甜!
但是这个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很多上海人已经被辣化了,吃辣水平已经不输给四川人了。
总之,我已经受不了去各种地方下馆子都是川菜馆湘菜馆。就算是四川菜也不只是只有辣这一种味道啊。
本来不同地方的人的饮食结构就不一样。我吃海鲜吃的开心有些人吃海鲜就会过敏。有些地方的人天生能喝酒,有些地方天生能吃辣。可是如今大家似乎都在追求辣。只可惜天赋不如四川妹子,人家虽然口味重,但是皮肤好的弹指可破,而很多人却在重口味的感染下吃的满脸是油,长满痘痘疙瘩。
我不是反对川菜和湘菜以及各种以辣著称的菜。如果我想吃正宗的川菜,我会去四川吃。我只是不喜欢辣菜对各地的当地口味的侵蚀,我受够了那些蹩脚的厨师在原本美味的食材上胡乱放各种调料来炮制一道重口味的所谓的川菜。他们用这些辣味不断刺激我们的味蕾,而我们在适应这样的强度刺激后,只会追寻更加重的口味的刺激。我们在吃的满头大汗酣畅淋漓的时候已经忘记了食物本身的美味,因为调料已经喧宾夺主。吃的爽是爽了,但是这是对食物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