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自我修养

今天十几亿人被王思聪骂了:他的世界我不懂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14人  3d6fd1c36da3

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而我却买不起到罗马的机票。

3月18日王思聪为了反驳英语无用而发表言论,这一次王校长骂了一堆人。

中国护照的持有率不到10%,就算持有护照也不一定有出国经历,所以王思聪这一言论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怒,被讽刺是现实版的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古代有一个皇帝听说百姓们喝不起米粥而问大臣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按照这个比例算,中国有13亿人口,十多亿人都变成了王校长口中的沙雕。

王思聪主要想表达出国已经变成很稀疏平常的事情,所以学好英语至关重要。

小七同意王思聪的英语有用说。

就算不出国,学英语也是很必要的。

学习英语最大的收获不是那些单词和语法而是潜移默化地开拓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英语强调动词的时间性,动词放进句子里会有过去式,现代式,将来式,过去完成式等,但是在中文里动词是没有时间属性的,总是用“以前”“以后”等状词来辅助,还经常被省略。

英语在罗列事件的时候,会用连接词来强调事件之间的因果,转折,还是并列关系,中间的连接词不能省略。

中文习惯用人称或者姓名做主语,但是英语中经常用非人称主格。

在论述观点的时候,英语的行文安排会是结论在前,例子或实验过程在后面阐述。中文的论证结构正相反。

这些区别传递着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中的表达更习惯直接明确,但是咱们文化主张含蓄,但是会用语言来渗透人的情绪和主观作用。

拓宽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会深层次地改变这个人的潜意识,面对事情会有更加全面的分析,不会被单一文化固化。

第二点,咱们总是用“是不是有用”来决定“有没有必要”。当学英语这件事情不能在职场和生活中给学生的实质利益加分的时候,放弃和忘记就就变成了他们的主动行为。这样的习惯会让生活失去很多乐趣,会让大家彻底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因为小七大学辅修了英语,所以多说了一点。)

网友们对于王思聪的抗议,主要是感觉被羞辱了。

嘲笑别人生活是一种不得体的行为,不了解却轻易否认别人本来就是在用自己的优越感进行压榨的行为。

不是我们玻璃心,而是我们不想因为没出过国而变成别人口中的沙雕。

对待“弱者”的态度暴露了你品格的最低处,对身边亲友的客气是因为你们是情感同位者,是生活利益相关者。

用自己生活和见识的高点来衡量别人的弱点,你的畅意直言是扎进别人心脏不舒服的一根刺。

在《小姐姐的花店》中小S就因为一句话让很多人反感。

画面出现在宿舍厨房,里面的一个弟弟林彦俊端着一盘牛排说,这没熟啊。

身边的小S半开玩笑地说,牛排干嘛要全熟啊,你是哪里人啊?

这也许是综艺效果,但是在周围还有别人的情况下这样带着点优越感的语气好像就在嘲笑这个弟弟没见过世面。

善意的提醒需要给对方台阶下,每个人饮食习惯不一样,牛排有全熟的做法。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生活和工作,但是父母在老家,有些儿女甚至把在大城市的见识多的优越感放在自己父母身上。

卫生间里的感应水龙头有些老人家是第一次使用,旁边的女儿看着母亲摁了好几下并没有出水就有点不耐烦了,用力伸手在左边示范了一下,十分不耐烦,用白眼瞟了一下自己的母亲,没有任何语言交流,生怕别人知道她们是母女。

你能够在大城市生活是你母亲供你上学,把你托举到一定的高度才让你有现在的生存竞争力。

那个母亲的尴尬和突然通红的脸是觉得给女儿丢脸了,母亲总是有办法把女儿的行为合理化变成自己的错误,但是这些并不是一个母亲应该承受的。

真正会表达的人是把优越感留给对方,至少是舒服的平视。

黄渤参加《鲁豫有约》,鲁豫问他:你现在很火吧?

黄渤说:那肯定是火,你想都能坐在这儿跟鲁豫聊天了,那还不火吗?

过分的优越感本来就是语言暴力的一部分。

小七的微信公众号简七七文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