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坠入写作里。
培根谈人的天性的时候,描述天性是能够被压服而不能够被消灭的隐而不露的隐晦之物,说压力会使它的反抗更强,纪律和教育会使它稍微规矩那么一点,就只有习惯才能够抑制它。
1.
上大学住校对于我来说是个很新鲜的体验,一开始由于社团活动和实践任务而过于忙碌,基本上和舍友们是处于一种“同学以上,舍友未满”的情感状态,对于在交友上左右逢源的社交花本花来说,这种上不上下不下的奇妙感觉就像是果冻盒子已经打开,明明味道早就已经从盒子封面上知道,可就是尝不到。
到了大二的时候,乘着十一长假的东风集体出游了几天,奠定了之后极为亲密的感情基础,我也终于尝到了那颗果冻的酸酸甜甜的味道。
于是乎,初尝如此亲密之味的友谊的我愈发入了迷,除了学生工作之外基本上整天沉溺在寝室不肯踏出半步,更于是乎,越接近期末考试,我整个人越发如恋家之犬,任谁也扯不开这离不开家的情结。熬夜和在外浪荡成了我生活中的主旋律。
由此可见此前生活了十八年的本·自闭·少女对于友谊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和浅薄,以为在友情的小船上,每个人都是怀揣着小船随时会翻的心态贴着完美的一层面具在大风大浪中前行,有时候明明风平浪静想要高呼之时一阵海风就会将船上之人刮得爹妈都不认识还要做好落下深海无人拯救的准备。
从前对友谊的认知太过于悲观,因此很久以后的现在,有一晚寝室闺蜜座谈会的时候,我终于听到有一个舍友道出了本质——我觉得,其实你谁都不相信,所以你也没有真心人。
所以这次新的体验让真·假装乖乖女·我终于能够在一个小团体中撕下这个纯洁干净一尘不染的外壳,这些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极其富有吸引力的,特别是在自己是寝室中年龄最小的情况下,被温柔对待和带着“开车”有一种很神奇的感觉。就这样,我一方面沉溺在被一群人呵护的状态,一方面在期末复习月中身体饱受喜欢熬夜大声喧哗的她们的摧残,渐渐颓靡成为了一朵蔫了吧唧的小雏菊。
寒假的我痛定思痛,深觉自己小腐女和懒到极致的本性被她们发掘出来之后,我没有了一层规律的束缚和纪律的要求,开始变得再也不是自己的小可爱了。为了压制住自己觉得自己不可爱的方面,我决定用习惯去和那个小恶魔抗争,至死方休。
寒假的我日子过得可谓是丰富多彩——
学配音,自己和自己对话,顺便联系乐感,唱歌给自己听;兼职赚钱,感受用辛勤劳动换取金钱的感觉,感受职场氛围,感受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是有多么的无聊;写手账,学会总结和计划,学会反省克制;写读书笔记,看完了二三十本之前并没有精读过的书,微博书评无一落下;
刷美剧,锻炼自己的听力,惋惜自己bec考试的失败;在自己兴趣之际刷番、小说、电影......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拒绝:拒绝那端到我眼前的珍馐美味,拒绝熬夜接她们的视频电话,拒绝和她们一起吃鸡......
2.
慢慢的步入了大二下学期,我比以前更加有原则,会为了减肥一个月只喝一次奶茶,天知道奶茶小天使在我以前的生命中扮演了多么大的角色,会每周敷一次面膜,每周刷运动校园,每晚睡前捏脸小幅运动,每天十二点之前上床睡觉,洗澡睡觉之前按摩擦身体乳;
会为了更好得学习远离寝室每周自习,会定期复习预习,会每周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刷一部电影;会更加注重卫生和健康,定期整理消毒;会更好得珍惜陪伴在我身边的朋友,深交自己觉得以后也会联系的人,渐渐疏离并不会长久的“朋友”;会把班级工作并不当做是一个既定任务而是顺手完成的一件小事,这样会让我很轻松;
对情感的认知、对生活、对世界的认知和态度有了天壤之别......我学会自己拥抱自己,学会忍痛前行,学会在被打了一拳之后依然微笑,学会不刻意假装学会放自己一马......
有两个朋友:一个和我说自己有强迫症,强迫到以至于每天早上一听到闹铃不起来的话就会浑身发痒觉得自己浪费了生命,我想她只是养成了早起的习惯罢了;还有一个和我抱怨说自己也不想每天锻炼两小时以上,可就是不知不觉锻炼了那么久,所以现在她瘦了三十斤,跑八百不超过三分钟,我想她只是朝着减肥的目标前行得太久,以至于自己忘记了初衷而找到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而已。
前行久了,连自己变得那么优秀都在不知不觉中。
这么想想其实我也是的,明明一周会有很多任务,周末之前计划这周的读书写作可以延缓,但一周下来,我不知不觉读完了一本书、看完了不止一部电影,更要命的是,控制不了自己想要抒发的愿望写好几篇文章。
有的时候我在想,等我老到牙都掉了的时候,我会和“写作”有一生相爱相杀的回忆。甚至在现如今的十八年人生中,我都用了很长的时间来和这个时不时和我发脾气耍小性子的小姑娘相处,期间有过争吵有过冷战,有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我写下过如下的文字:
“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就是一个有着极高的文学天赋的人,可以在脑里构思很精妙的对话或者是极为复杂的故事,然而,当我面对电脑或者是一张纸的时候,我怎么都无从下笔,就好像是我心中的每一个字都被黏在一张一张破碎的蜘蛛网上。
虽然有的时候我的内心丰富多彩,但是外表却是一个白痴。
所以我时常幻想,如果这世界上有一种机器,能够将我们脑内所有的思绪所有的想法毫无遗漏的记录下来,该有多好。也许这个机器就是像我这类容易遗忘者的福音,我的记忆力实在是太差了,差到觉得我自己就是上帝最失败的杰作。
(那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真正理解才不会忘记真正困惑才不会遗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记得小的时候询问父母我从哪里来的情景,也忘不了从生物中学会人形成的整个过程。)
3.
我的写作之路是孤独的,没有人引导,我的生活也是孤独的,我对所有人好,可没有人安慰这个在浩瀚宇宙中将自己活成了尘埃的人——我不为自己而活。
也许当时我学习和写作的方法论就有误,但没人告诉我,大家看到的只是在排名榜上我挂在上头遥遥领先的名字,看到我的文章多么稚嫩得诱人。
我专注着抄写读书笔记,将自己活成了一个忧伤的句号;我读书时眼到口到心不到,就像一个拼命锻炼的人,靠跑步怎么跑也跑不出马甲线来。再之后,我的排名和地位受到了“威胁”,我开始惶惶不安,开始暗中观察那些真正的“天才”,我开始对别人看一遍就会的东西我看四五遍也不懂感到了身切的惊恐。
还有一些明明看起来很普通却有着让我惊艳的问题处理者,他们能在遇到紧急问题时临危不惧谨慎处理,但重点不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我发现自己深深嫉妒着他们在这之前有很多经验。他们对学习往往不想我一样是个囚徒。他们会尽力学会自己能学会的,超越自己所不能的,但对于实在学不会的他们不会觉得活不下去。
现在想起来虽然好笑,但我原谅那个在惊慌青春中草木皆兵的自己——原谅自己所有的恶和冷漠,所有的虚伪和假装。
自闭、讨好、轻生,一切都像是沼泽里的泥泞,腐臭、糜烂。很多时候我都恨不得能坐一个时光机穿越到那个时候,去抱抱那个整天轻生念头却依然爱着这个世界不忍离去的自己,告诉她:我来晚了。
所以我的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分水岭是从繁华都市搬到了小村庄,我放弃了学文,而选择学理,可是命运啊,他就是一个矮小的门槛,每个经过的人都摔得人仰马翻。
上了大学,我选择的依旧是偏文的专业,甚至有很多时候,我无时不刻都在羡慕着那种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我发现自己爱上了写作,以前我总是说写作是我毕生的梦想,但从小我的梦想都不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是听爸妈说,听老师说,听到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想成为他。
而后来,我想得到自己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