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的宝宝从小就有能力直面负面情绪。
陪两岁多的小宝听儿歌,一个叫super simple learning的网站,里面都是简单易懂的儿歌,动听俏皮的旋律,生动活泼的动画,尤其满屏正能量,不得不让我跟小宝儿都深深爱上这个网站。当中有一首歌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歌词大抵是这样,if 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if u are angry stomp your feet ,if u are afraid just say oh no 。意思很明了,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生气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害怕,你就大声说no。
而翻译过来的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却是这样,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或者跺跺脚,或者耸耸肩如何如何。仿佛我们中国人只有一种情绪需要表达,那就是幸福,或者说我们约定俗成的文化默认我们可以向外表达出来的感情只有幸福一种。
不得不说,大多数中国人被剥夺了表达愤怒、害怕等等种种负面情绪的权利,在这种被剥夺中渐渐丧失了直面以及管理这种情绪的能力。
尤其是中国的男人、男孩,很可悲的说还有男童。
小孩子偶尔不小心摔倒,如果他是一个小男孩,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下意识地说,男子汉不怕疼,勇敢地站起来。这种对于压抑情感的需求存在于成人的潜意识里,然后又通过日常的交流传达到孩子那里,让孩子从小就认知到:我哭是不好的行为,我感到疼但我不能表现出疼,因为那样意味着不勇敢。这种日复一日的交流模式及情绪传达模式,会让我们的小孩子从小就压抑自己的情感,尤其是负面情绪,不会直面它,更别说管理它。
打预防针时,多数家长会连哄带骗告诉小宝,不疼不疼,不哭不哭。这里面除了有压抑孩子情感的问题,同时有不能客观描述事实的问题。打预防针怎么不疼,抽血怎么不疼,吃药怎么不苦?大人都会觉得疼、苦、不舒服,何况小孩子。不妨我们开始学着客观地描述它,打针会有一点儿疼,但是为了病痛快点离我们而去,告诉小朋友打针、吃药都是有必要的,而且如果小宝觉得疼的受不了可以哭出来,哭并不是不好的被否定的行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小男孩哭鼻子,会有人说他哭什么哭,会给他贴一个标签爱哭鬼、没出息。小孩子害怕某些未知的事物,会被评价说胆小、懦弱。而我,只会认为他不过是个感情细腻敏感的孩子,善于用眼泪表达情感罢了。而害怕也只是一个中性的词语,是对一种客观存在的情绪的客观描述罢了。
现在大多数成年男人,失去了流泪的能力。逃跑计划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歌词写得深刻,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拥有一双会流泪的眼睛,对多少中国男人来说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以前只是明白东西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却从未那么震撼地感受到。直到某个安静的夜晚,看到《吸血鬼日记》里ric因为接受不了爱妻的离世,努力寻求令爱妻复活的方法,在对一个巫师倾诉时泣不成声。才惊觉,东西文化差异已经很突兀地体现在影视作品里了,中国的电视剧或电影里很少有男人哭的镜头或者戏份,大多刻意塑造硬汉形象,这个形象可以很煽情,可以是伟大的人设,但却往往不具备流泪的能力。
再说到女性身上,虽然女性更为敏感、细腻,也更容易用眼泪来发泄情绪。但是,还是在很多时刻刻意压抑了自己。放到自己身上,遇到令我郁闷的事情,心里清楚需要跟先生好好谈谈,却常常开不了口,不知从何说起,无从表达。反之遇到喜悦的事情往往更容易分享。
单位有一个四十➕的女同事,一次偶然说起一档综艺节目,说到男朋友因为女朋友坚决提出分手而在现场失声哭泣。这位同事显然认为这位节目中的男朋友失态了,甚至字里行间表现出鄙夷的态度。另外她说起自己大一的儿子,骄傲自豪地表示,我儿子很少很少哭,甚至可以说长大后在她面前好像只哭过一次。当然,对待流泪我俩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我从来不认为哭是缺点、代表懦弱,不哭是优点、代表坚强。在我看来,一个儿子如果在妈妈面前极少流泪并不说明孩子有多勇敢,而恰恰说明孩子不愿在妈妈面前表露真情实感,跟妈妈有一段心理距离,或者在任何人面前都不会表达、释放。
包括日常奶奶对果宝儿说不能哭。说不哭就是好孩子。判断一个孩子是好孩子的标准一定是多元的,可以是乐观、活泼、坚强、独立、热爱自然、喜欢帮助别人、有丰富的语言、爱运动等等等等,但不哭与好孩子绝不能简单划等号,哭也不能简单地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我家两岁多小宝受奶奶影响,有时候会跟我说,妈妈我当了一个好孩子啦。我会温柔地告诉他,宝贝,在妈妈心里你一直是一个好孩子,并不是说因为你哪天做了什么讨喜的事情从而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好孩子。小宝似懂非懂吧,但我还是愿意跟孩子温柔相待,平等交流。
作为一个妈妈,真心的没想过所谓成功,只希望我的宝宝从小慢慢学会直面、管理各种负面情绪,做一个真实的孩子、勇敢做自己,只悦己而不悦他。
我希望我的宝宝从小就有能力直面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