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过门前的小二仓(59)
来到开荒的地头,李作舟等人一眼望去,墩子上初一领了粮的几十个壮劳力都在㔉田翻土,一些半大的孩子,跟在后面捡拾茅草芦根。
看到财主带着家丁来了,靠近的几个人停下手中的活儿,与李作舟打招呼。
李作舟借势说道,“今年有不少佃户,找我增加租田,我一直在盘算着,这几十亩田开岀来,到底给哪几家呢,孩子长大了,吃口增多了的人家,都得照顾好。”
有几家曾经想增加土地的,马上凑上前来,纷纷向李作舟提出要求。李作舟笑笑,一一应承。“只要有力气,在我们这海下,还愁饿着了娃儿?”
人群中,有个李财主本家晚辈,名叫李德喜,已经几代都是财主的佃户了,是一个十八九岁的楞头小伙,大声说道:“李爹爹,不是说,皇帝倒了,新衙门说土地不再是皇上的了,往后这土地、盐场、鱼货都是我们众人的么?我怎么看不到,属于我的那一份儿啊?”
李作舟一楞,盯着说话的小伙子没理他。旁边的账房李二瞎子忙喝住楞头小子,“你胡说个什么?这土地、草荡你想占就能占的?大家都这个样子,那天下还有王法?”
“看来,这新的皇上与老的皇上也差不多,哪里有告示上说的那么漂亮?”李德喜没有打住。
李作舟接住他的话头, “年轻人,看来你还真是乳臭未干,涉世未深。这开荒翻地,你饿着肚子能做得动?”李作舟话中有话。
“是的,不是李爹爹初一放你家三斗玉米,你这几天饿得认不得东西南北了,你还爬得起来?李爹爹在这三春头上,放粮救你,救你们一家,你得烧三柱高香,磕十𠆤响头。”账房先生顺着李老板的话接着说,“没得几碗玉米糊糊下肚,你自己去开荒试试?”
“哼哼”,李作舟鼻子里哼出一声,“什么新皇上老皇上,不管是谁坐天下,你见过哪个皇上给你们一家发过度春荒的粮食?倒是官衙年年要交的皇粮国税,都是我给各家交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