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准表达
宅在家里听崔璀的关于“精准表达”的课程,崔璀通过3个例子陈述了什么叫“精准表达”,总结了一句话“糟糕的表达只关注发生了什么,精准表达会死死咬住,我要和你实现什么”,每一次精准表达的前提是考虑对方需求的思维方式。
曾经认真听崔璀的管理课程,情绪管理,向上管理,时间管理等课程,每一个课程开初都是一个困境,真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的困境,时至今日仍然记得,管理课的第一课是如何应对催婚的焦虑,学会“情绪隔离”,“我先负责我自己的情绪”然后再来看到“对方的情绪需求”,当时的感受非常震撼,原来除了对抗,还有这样的平和的办法。现在回顾起来,崔璀管理课程的设计直接的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痛点,发现思维中的盲点,有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学习,妥妥的是精准表达思维的体现。
今日听课,美国著名剧作家诺拉埃夫龙分享自己高中第一堂新闻课的故事,新闻课老师要求学生们拟一则下周四全校教师外出参加会议新闻的导语,学生们大多数回答都是“某某某将在下周四在某地向全校教职工做报告”,但老师给出了六个字的答案“下周四不上课”,非常震撼的答案,是的呀!学生们最关注的并非会议参会人员,内容,而是是否上课这一信息。每一句话都直击对方心间。 这样的表达才是精准表达。
另外,联想到自己工作,也曾经历不会精准表达的困境,参加工作不久就被领导拎去写整个单位的年终总结,初生牛犊不怕虎,卯足劲费尽心力收集各部门总结数据,按部就班的面面俱到的梳理了几块,洋洋洒洒六七页。分管领导潦潦草草就送到主要领导那里去了,隔天领导返给我在我的稿子上几个大叉,全部重写。当时的我一脸蒙,以为自己结构上文字上表达上有问题,哼哧哼哧重写,终于在临交稿堵住主要领导给他看,我满心以为可以收获表扬,结果我们领导问我,我们去年主要工作特色是什么?下一步希望争取更多项目,那就要突出今年的项目准备,体现在哪里了?我当场傻眼。时至今日,我非常感谢我的前任领导,他后来非常耐心的告诉我写作思路,写作框架,我才勉强按时完成了那个重要的年终报告。非常有幸近距离的跟着这位领导工作,发现领导决策往往会高于我们的眼界,不仅仅局限一部门一件事,每一次汇报工作,都会被他提很多问题,直到你回答清楚他想知道的每一个细节,也真的开始重新审视工作。对于自己不那么理解的决策,学会从全局观念去看看,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学会将军思维的士兵一定是个好士兵。
学会精准表达双方需求的结合点,底层思维搭建起来,大概已经迈出了合作共赢的第一步了,与小伙伴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