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保温杯,我看到,更多人奔赴在过劳死的路上
午睡、保温杯和短袖衬衫是三大普通中年标志;串珠、光头和路虎是三大土豪男中年标志、玻尿酸、爱马仕和香奈儿套装是三大土豪女中年标志。
赵明义的保温杯又引起了一波讨论中年的热潮,这在提示80后,偶像老了,扳不动了,我们也正在朝着“扳不动”前进,与其说前进,不如说随着时间的流逝,日复一日地奔波,为了心中还存有的梦想和那一点点偏执。
如果说保温杯配枸杞是中年标配的话,那很多90后甚至00后是不是也提前进入了中年状态?
几年前,我们乐忠于碳酸饮料,享受气泡从胃里由内至外的涌动,爽爽地打个隔,尤其是美年达、雪碧、可乐一类。然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人买苏打水、凉白开、矿泉水,而这个人群,包含90后、00后。
现在大多数拿着脉动、奶茶、果汁的,是还背着一堆作业本的小学生。
昨天还在和一个90后的朋友聊天,说我20多岁的时候,例假期间喝啤酒、吃冰棍,现在都不敢了,朋友说“我现在就20多岁,还不是例假期间不吃冰棍。”所以,不是我们步入中年了,是人们越来越懂得爱惜自己了。
我们有时候会抱着保温杯感叹已力不从心准备认命,我们把自己藏起来,不示弱,也不逞强,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隐忍,减少存在感,而不是张牙舞爪地跟年轻人抢功名,跟老年人抢尊重。
我们也大可不必拿着大喇叭广播到全世界都知道,我们进入中年了,可是那些比我们小的人,却一天天叫嚣着、嘶吼着、高兴地讨论着我们的中年危机,一次次地提醒着,我们这批敏感的80后。
我们也不再喜欢谈论那段80后的经典生活:上小学时大学包分配、上大学后要自己找工作、出生时赶上计划生育、长大后赶上国家开放二胎,没享受到好的经济政策,却承担上有至少四老下有两小的巨大压力。
我们赶上1985-1990的生育高峰,最高达到一年2700万人左右,而现在每年的出生人口,仅仅1600万左右,就是我们这批生育高峰的人,缴纳的社保,都不足以养活现在已经老了的一批退休领养老金的人,等我们这批生育高峰期的人退休的时候,怎么可能指望年轻的一代缴纳的社保,能支付我们的养老金。
等我们老的时候,可能像马云说的,已经没有员工,已经没有工可打,那也意味着,买什么社保。越来越多的人诟病社保,所以更多的人倾向于买商业保险。指望不上的下一代,我们又靠什么养老?
我们不仅不会指望社会的下一代给我们养老,我们更不会指望自己的儿女给我们养老。
既然我们不指望,现在追求独立、享受自由的孩子给我们养老,我们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生孩子不意味着,以后老有所依,我们老的时候,养老院绝对是一条发达的经济产业链,优美的环境、丰富的文娱生活、贴心的照顾,只要有钱,就可以享受看似很美好的晚年。
那生孩子又意味着什么?你要供他的衣食住行、上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交男女朋友的谈恋爱支出,是儿子的话,要买婚房,是女儿的话,也要买房,女儿有一套房,才不至于在婆家受欺负满腹委屈的时候,无处可去。
我们要解决父母的养老,因为他们的毕生存款成了我们房子、车子的首付,我们要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车贷、房贷,还有残存的一些小爱好,我们要解决孩子的学费、培训费以及婚前嫁妆或者婚房。
车子、房子、孩子、票子,每天挑战着我们的神经。
还有一大群每天想赚我们的钱的人,使劲地叫嚣着焦虑,让我们觉得不努力、不拼命、不付费学习,就是耻辱。
所以,保温杯真的是一种认命、不再奋斗的不作为吗?
No!那只是我们片刻的安宁,那一刻,我们享受着,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只有那一杯枸杞,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片刻放松,因为80后的我们,无法选择认命,反而更多的我们,奔赴在“过劳死”的路上。
以前刷朋友圈,都是早晨到了公司开完早会后的第一件事,现在刷朋友圈,都是凌晨1点、2点,而这个时候的朋友圈,才是中年人最热闹的朋友圈。
“终于下班了。”
“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这个时候看见路边的烧烤,真想上去整几串啊,但是牙龈发炎,疼得要命。”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嗯,这都是凌晨1-2点钟在朋友圈刷到的内容,然后用上半个小时,互相慰藉似地评论一下“你也这么晚啊?”
我们看了太多的“过劳死”的新闻,“36岁清华IT男马桶上猝死”,猝死者张斌的朋友在知乎上有一篇爆文,其中写到:
五年前,我做一个项目,公司人手不够,外包给其他团队,结果控制不力,交出的东西根本不能看,但是客户已经到了上线日期,无奈我做了个决定,用各种理由又要了一周时间,自己一个人在楼上写了一周,前3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后3天实在没有时间,3天未睡,连续工作了70个小时,最后一天已经没有记忆了......
结果很好,顺利交工,我爱人陪我上的出租车,她告诉我,我是摔在后座上的,1秒内睡着了。我后来常想,如果我再熬上几个小时,可能就不在了。这么个项目多少钱呢,不到十万,各种开销算去,利润一万。
这就是张斌为什么会倒下的原因,不是因为钱,也不是别的什么,仅仅是当时自己同意了要在一个日期给个交待。
我们守信用、爱家庭、工匠精神,但是我们从来不张扬,我们和70后一样,隐忍。
第一次看到过劳死的事件时,是惊讶,也有理解。
后面多次看到同样事件时,是理解,也有无奈。
我们就奔赴在过劳死的路上。
朋友A以前每天12点下班,觉得太累,离职换成一个双休、每天六点下班的工作,刚开始觉得很舒服,全身轻松,周末约朋友钓鱼、打麻将、农家乐摘果子。
时间久了,问题就暴露了,要交保险费了,朋友结婚要随礼了、孩子要交学费了,代步车想换成奥迪了,嗯,一个月几千块,只够自己日常生活,就算不辛苦,过得不快乐,时间久了,就会怀疑自己,我怎么什么都不会?
所以,奋斗的人生才是快乐的人生,不想每天下班后6点到入睡的12点6个小时不知道干什么,那干脆找一个,晚上要加班的工作,充分展现自己的价值吧。
所以,那些晚上一两点下班的工作,长江后浪推前浪似的奔赴,走了一批来了又一批。
有的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马斯洛层级自我最高需求。
有的人,是为了生活,柴米油盐,车子、房子、孩子、票子、
所以,保温杯泡枸杞的片刻安宁,请不要来打扰我,因为我奔赴在过劳死的路上,只有这一刻,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就让我还未泯灭的倔强,伴随着保温杯,消失那么几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