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 一叶落,知天下秋

2020-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字字乾坤

​立秋。

大暑后十五日,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

秋,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揫,亦有聚集、收敛之意。

《慎子·外篇》有:

气之揫敛而有质者为阴,

舒散而有气者为阳。

此时节,

阴意出地,

始杀万物。

暑去涼來,

孟秋伊始。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的到来标志着夏天的结束,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

“秋”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管子》曰:“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进入秋季后,气候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的少雨干燥。

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草木开始落叶发黄,庄稼则趋于成熟。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从这一天起,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虽然天气依然在伏天暑热里,但是早晚吹来的微风里,已有了丝丝凉意。

在古代,人们对四季更替格外重视。周代逢立秋,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仪式。

汉代承此俗。至唐代,每逢立秋日,祭祀五帝。

宋代逢立秋,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前一秒,还是大暑的酷热,后一秒,已至秋天的微凉。

《说文》:“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

立,站住之意,宋育仁曰:“住犹止也,立与行对,故说立为住。”

从大立一之上。“立”的小篆字形象一个“大”字站在“一”上。徐铉校录:“大,人也;一,地也。会意。”林义光《文源》:“象人正立地上形。”

“立”的本义为站立在地上,故可引申为“竖起”之意。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何晏注:“立,有所成也。”

如“立身、立言、立功”,“立秋”之“立”也属此义。

《说文》:“秋,禾谷孰也。从禾。”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而禾谷又是最珍贵的谷物,所以“秋”字从禾,禾谷之禾,有丰收之意。

禾谷成熟古人用“火”来表达,“火”是从生到熟的媒介,也有人说秋天是火气上行的日子。

四季有声,秋也有秋的声音。

唐代诗人韩愈在《送孟东野序》诗中写:“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秋天的声音,就是秋收时蟋蟀在庄稼地里鸣叫的声音。而古人造“秋”字就是从秋天的虫叫得来的。

最早“秋”的字形就象一个昆虫有角有触须的形状,秋收时蟋蟀在庄稼地里“啾啾”地鸣叫,所以啾啾声就是“秋”的声旁。

秋天是丰收,是庆祝,是喜悦,是富足。立秋过后,一个美好的季节即将到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有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初候 | 凉风至

《礼记》作盲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而偏南风逐渐减少。

偏北凉风,吹散灼热的暑气,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温热之风。

二候 | 白露降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露从今夜白”,白是秋之标志。

立秋时节,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有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清晨的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大地也有雾气产生。

三候 | 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jiāng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欢快地鸣叫着,好像在诉说着炎热的夏天已然过去。

从凉风到寒蝉,山川河流,草木人间,慢慢就变了颜色。

《立秋》

南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南唐·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

立秋习俗 | 立秋节

立秋,表示秋天来临,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因此,民间在立秋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也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而久之形成习俗。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啃秋,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立秋习俗 |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进入到了晒秋的季节。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习俗 |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立秋到,贴秋膘。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

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吃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立秋,暑去凉来,秋天不远。

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生命都顺应这样的四时之序。

庄子说:“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秋天也是收获的季节。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才会迎来秋的收获。

人生也是如此,只有经过辛勤的付出才会有成功的收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