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觉醒专栏想法

南昌是“文化荒漠”之都吗?-2017文化觉醒元年24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16人  信义书斋

曾听人说南昌是座“文化荒漠”之都,真的是这样吗?不急,待我慢慢道来!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定义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那就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来道一道南昌的文化。

一、精神财富

先来看一组数据:

南昌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和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的核心城市,在2016年中国城市百强榜中排名第36位,虽然GDP等经济硬指标不是很理想,但从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昌的文化科教环境等软经济指标排名第26位,远超近年风头正劲的无锡、东莞、佛山、厦门、唐山,与南京、青岛、合肥也很接近。就发展来看,2017年南昌综合实力排名比2016年上升了1位,经济指标排名上升了6位,软经济指标上升了2位,可见南昌经济发展强劲,但目前文化软实力相对经济硬实力来说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南昌的历史和现代文化:

南昌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方昌盛之地,人文底蕴非常深厚,西汉至清代,南昌孕育了西汉高士徐孺子,晋代治水专家许逊,五代南唐的丹青家董源、徐熙,宋代词宗晏殊,元代散曲作家刘时中,航海家汪大渊,明代天文学家欧阳斌元,明末清初“四大画僧”之一的八大山人(朱耷)和三大医家之一的喻嘉言,清代《四库全书》编辑彭元瑞、裘曰修和曹秀先等杰出人物。发达的经济、繁华的商业贸易、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历代许多名士文人慕名而来,如澹台灭明、梅福、王勃、张九龄、孟浩然、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辙、朱熹、辛弃疾、陆游、杨万里、文天祥、唐寅、汤显祖、宋应星等都曾驻留于此,在南昌留下了千古的佳话轶事和不朽诗文,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宝库。

将镜头转向近代,八一起义从这里打响,南昌城内至今仍保有许多革命旧址,如: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朱德军官教育团、新四军军部旧址、二十军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朱德旧居等等,可谓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英雄城。

再将目光转向二十一世纪,短短十来年,一座媲美上海浦东的现代化新城红谷滩新区在赣江西岸矗然而起,彻底改变了南昌在外地人眼中的小县城形象,随着胜利路步行街的改造升级、赣江两岸的亮化、亚洲最大音乐喷泉秋水广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南昌之星摩天轮、中部最高双子塔、万达文化旅游城、西客站等等一系列的地标性建筑的接踵而至,这座至清末以来沉浸了近两百年的美丽古城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2006年南昌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十大动感都会之一,成为中国唯一被入选的城市,这一标志性事件更是让国人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大都会)重新审视这座曾经在他们心目中的红色英雄小城,这回压抑已久的南昌人总算是扬了一次眉,吐了一口气了。(摘自《寻找南昌的文化地标1-开篇》)

南昌的大学:

众所周知,南昌有许多不错的大学,他们涵盖了各个领域,南昌大学(211工程,全国知名综合类重点大学)江西财大(省部共建区域性重点大学,全国10大财经类院校之一,江南名校)江西师大(全国知名师范类大学)华东交大(交通类大学),江西农大(农科类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理工类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类大学)南昌航空大学(航空航天类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理工类)等等

此外,南昌还有众多民办高校和大中专职业院校(覆盖领域之广、数量之多在国内首屈一指)

南昌的文化媒体:

知名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西音像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知名报刊:

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江西晨报、江西商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南昌日报、江西画报、经济晚报、法制日报、江西广播电视报

电视台:

江西广播电视台

江西教育电视台

南昌广播电视台

书店:

新华书店、信义书斋(勿喷哈)、青苑书店、席殊书屋

南昌的自然环境:

南昌是中国水都、国家森林花园城市,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生态环境一流

南昌的医疗卫生状况:

南昌的公立私立医院较多,包括南大系、省立系、市里系综合医院以及各类专科医院,市民就医不成问题,有待提高的是服务意识

列了那么多,您可能既激动又鸡冻:听起来是不错,但南昌给我的感觉仍是文化气息稀薄啊!这个确实是硬伤,相较国内同类城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南昌的民间文化团体和文娱活动都有差距,全民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热情似乎也不高。

不过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外地文化组织在南昌纷纷设立分部以及本土文化团体的兴起(这其中就有专注白领成长和发展的青年沟通交流平台-白领青年荟、致力于社会公益慈善的慈济(南昌)等),加之越来越多文创产业园、文娱公司、工作室的设立,都为南昌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必要的硬软件支持。

二、物质财富

尽管近三年来南昌经济增速迅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占GDP比重逐年增加,社会服务业发展迅速、质量逐步提升,城市内改外扩步伐加快,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一栋栋摩天大楼接踵而至,文化旅游和商业购物中心越建设越多越建越潮,但仍有不少人质疑南昌的发展前景,比如,叶檀曾在《这是中国最没有前途的七个城市》中提到:南昌是一个染上了小病而整体经济体里面免疫力较强的城市,理由如下:

1、在长三角城市群里面的重要城市中相对落后。但南昌在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省会地区中基础不强、未来发展模式不清晰。相比武汉和长沙,南昌未来规划中的高铁也不算太发达,与南京、武汉等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2、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南昌的GDP增速低于中部同类省会长沙和合肥,与杭州、南京等城市总量差距更大。

3、从2010年到2015年,作为较能真实反映年轻人流动数量的小学生数量有所下降,以及江西省内的人才与企业家流失也较为严重。

4、官场生态与民间信用生态不大良好,腐败严重。

针对以上四点,我想分别说说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1、南昌在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省会地区中基础不强、未来发展模式不清晰。相比武汉和长沙,南昌未来规划中的高铁也不算太发达,与南京、武汉等城市不可同日而语。

(南昌基础相对发达省会城市不强是实话,但相对于中部的合肥和长沙其实差距并没有那么大。长沙的快速崛起一是得益于发达的铁路系统(京广铁路、京广高铁、沪昆高铁),二是长株潭一体化的打造,三是龙头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撑和拉动,四是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合肥的快速崛起一是承接了江浙沪的产业转移,二是三分巢湖做大了人口规模和城市体量,三是多所名校的科研对工业的反哺。

而新出的2015-2030南昌大都市圈规划提出,至2020年,大都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255万人,城镇化率约65%,城镇人口达到815万人;至2030年,大都市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400万人,城镇化率70-75%,城镇人口超过1000万。随着规划的逐步快速落实,有效地补上了人口和城市体量不足的短板,加上围绕补链、延链、壮链,迈向产业集群发展的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被定为南昌未来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代表未来趋势的文娱产业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南昌的发展模式也变得清晰了。

此外京九高铁、赣深客运高铁、合福高铁等的开建将大大加强南昌与外省的联系,大大缩小了与长沙等城市在铁路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为承接沿海省市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交通基础。)

2、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南昌的GDP增速低于中部同类省会长沙和合肥,与杭州、南京等城市总量差距更大。

(前几年南昌确实因定位不清,领导不明等因素走过弯路,与兄弟省会的差距越拉越大,但是,从16年开始,南昌的GDP增速开始赶超武汉、长沙,接近合肥,大有逆袭之势。)

3、从2010年到2015年,作为较能真实反映年轻人流动情况的小学生数量有所下降,以及江西省内的人才与企业家流失也较为严重。

(这个现象确实值得重视,毕竟一座没有年轻人才、创业者、企业家的城市难有未来,对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优惠政策支持中高级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比如:对留昌就业创业的高校人才给予户籍、购房、资金、资源等全方位的支持。欣喜的是,南昌政府已经在努力了)

4、官场生态与民间信用生态不大良好,腐败严重。

(这是硬伤,因此也更迫切要求政府部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并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奖励守信之人,惩罚失信之人,通过开展各类宣讲、演出、公益等活动营造南昌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社会舆论氛围,唤醒市民的自身素养提升意识。)

此外南昌高校数量多,但都不强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对此,政府应全力支持南昌大学的985工程以及江西财大的211工程创建,在高校规模和总量优势基础上再做强做大做专,通过校企合作、产学互助等方式,形成企业资助高校科研,高校科研反补企业的双向良性互动)

南昌的机遇和潜力:

近两年,国家开始重视江西老区的发展,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作为江西的省会,南昌应勇于担起引领江西崛起的重担,抓住历史机遇,用好国家优惠政策

从以下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昌的潜力:

南昌GDP全国排名2015年第44位,2016年第42位,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南昌2017年上半年GDP名义增速排名全国第四位,全年GDP排名有望进入前40位

南昌位列2017年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榜第9位

南昌未来发展中最最需要利用的优势和坚持的原则是:

1、矢志不渝坚持绿色崛起,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抓住历史机遇,着力做好红谷滩新区的二次开发以及赣江新区建设文章,迅速做强最大南昌规模,实现弯道超车

3、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留住省内人才和资金,吸引外地人才和资金落户南昌

4、立足并发挥自身优势(诸如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众多的大中专院校数量、配套较完备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等)大力发展文化娱乐、低碳环保、现代农业和高端制造业等

5、继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后话:

其实我不是个地道的南昌人,但为什么对南昌情有独钟呢?

因为无论从经历还是性格上来讲,我和南昌真的很像,都曾有过辉煌,中间遭遇过低谷迷茫、走过很多弯路,被人误解轻视嘲笑甚至打击过,但依然坚持自我,相信自我,默默努力着,渐渐找着了自己的方向,然后抓住机遇,奋力追赶,力图弯道超车。

我们都有很多毛病和不足,但没有选择逃避和堕落,而是虚心学习,努力改进,兼收并蓄,包容万千。可以说,我看好南昌其实就等于相信自己,如果说北上广等城市能提供给我们比南昌更多的机会,那南昌则更需要我们,个人感觉南昌是座不甘平庸,渴求上进的“屌丝”之城,只要肯努力,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爱南昌。

如果您有同感请在下方点赞或在留言区留言,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谢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