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想法

我们的故事

2022-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头在海上

认识小李已经近四十年,作为年近不惑的我们而言,前半生所有的青春年华是一起共度的,这其中参杂的各种人生旅途的酸甜苦辣,只有共同携手经历过的人方能体会一二。

小李是家中长女,也是唯一的掌上明珠。

小时候,长辈们都称我们为“最幸福的一代人”,因为讲究“平等”的观念,家家只生育一个娃,自然都奉为——宝贝囡囡,肩负着祖辈们所有的希望与期待。

小李是我的邻里,又是我的发小,我们一同上学,一同毕业参加工作,是亲如手足的关系。因为都是家里的“宝宝”,从小便自然而然地一起玩耍,互相陪伴。一年一年,斗转星移,彼此成为了对方岁月的见证人。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她,也没有人比她更了解我。

朝夕相处的时光里,我们俨然活成了一对——亲姐妹。

就连笑也是一同开怀大笑,哭也是同声相应。

我们两家的父母见着我们如此亲热,都感到欣喜万分。毕竟我们都带着天生的一份孤独感的。

小李从小由奶奶带大,因为父母工作繁忙顾不上她,因此她牙牙学语开始的第一句话便是——奶奶。

而我由外婆带大,父母又都是双职工,也无暇顾及我的日常起居。

小李的奶奶与我的外婆是曾经一起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事,退休后在家含饴弄孙,心满意足。

小李比我十足大上了半岁,因此我一直称呼她为——姐姐。

她个头不高,生就标准的瓜子脸,一双丹凤眼最能传情达意,煞是动人。

她性情内向,不善言辞,但天生动手能力强。做手工是一把好手,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能拼出七巧板,被老师誉为“小神童”。

我则天性开朗,大大咧咧,活脱脱是“假小子”性格。遇到班上有男孩欺负小李的,我必是要挺身而出,且一定要不依不饶拉着老师评理说出个是非所以然。

每每如此,小李必是羞红了脸,低垂着小脑袋,略黄的头发浓密地散在脖肩里,仿佛做错事的人是她,她始终不好意思,是一个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引起纷争的主儿。

她与我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导致了我们多年来的和谐共处。

一动一静,刚刚好。

我常常做“演讲家”状,站在板凳上,在她面前摇头晃脑地背诵诗篇,她则欣喜地抬头瞧我,露出一副崇拜的神情。

上小学后,我们总是结伴同行。每当放学,并不着急回家,而总是徘徊在社区附近,抓蛐蛐儿、跳橡皮筋,拉着同学大合唱,无所不能。

那时候流行歌曲已经开始在大街小巷传诵,我们虽然词不达意,但总能哼哼上几句朗朗上口的歌词,闷乐着偷笑好几回。

那时候的光阴似乎很慢,我们总盼着一夜长大成人。

长大后,干嘛呢?

为着长大后能够像电影里的摩登女郎那样,穿高跟鞋,抹口红,吃冰淇淋。这些都是大人们不让我们做的事。而孩子都有逆反心理,越是压抑,越是渴望。

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大人的世界在我们眼里是充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是充满玄奇和想象的另一番天空。

我们只想着长大,一点儿都不愿当个小孩,整天被长辈们管教着这儿也不许去,那儿也不许跑。赶着月亮爬上夜幕前,总是要乖乖回家,不然非被长辈们数落上几句不可。可见期盼无拘无束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侥幸的是,作业并不多,一般都能在学校里完成。回家无非就是吃晚饭并央求着大人们能让我们看上一集动画片,之后便能乐悠悠地爬上单人小床睡觉了。

光阴似箭,眨眼儿我们就高中毕业了。小李与我各自考上了理想的学校,但分别就在眼前。

我们成年了。并许诺互相通信,直到天荒地老。

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人,当我们步入大学殿堂的那一年是2000年,具有非凡的意义。我们为自己能赶上这样有仪式感的岁月而充满了各种期待和希望。

同时期,父母们面临着各式各样、突如其来的人生转折点。人生悲喜交加,叫你永远无法猜透命运的安排。

当我们毕业在即,彼此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彷徨和迷茫。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但独立自主的意识却如此强烈,不能让父母们再为我们继续操心了。

我们要勇敢地为他们支撑起一片天,让他们老有所依。

虽然我们骄纵地过了许多年,身上难免有不少习气和缺点。

但自强不息的意识是潜移默化的,毕业后就工作,在工作中实践真理。

同时我们又是幸运的一代人,在毕业之际我们广投简历,参加各种招聘面试,同时都能拿到好几份录取通知。

但究竟去哪个行业,从事什么职业,自己还是犹豫不决的。毕竟都是人生头一遭,而父母的观念无疑是落伍了。

于是我和小李再一次聚首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这大学四年的光阴,彼此都早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她依然婀娜动人,我依旧英姿飒爽。

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育机构的助教或是创业开一家花店,这和她的性格非常匹配。

而我想投身到市场营销领域,去一展身手、露露锋芒。

父母们已经给不了太多指导性的意见,因为他们正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他们过往的经验已经不适用于时代的高速发展,他们更需要的是理解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我们的奶奶和外婆,都已到花甲之年,岁月的沧桑悄然爬上了她们的双鬓,但她们看到我们依旧是——娃儿,娃儿,呼唤个不停。

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真实感受,当我们成年,她们必将老去。世代更迭,家传深远。

我们能做的就是为她们捶捶背,唠唠嗑,别让她们感受到心灵上的寂寞和被时代抛弃的无助感。

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养老。

所谓的忠孝礼义,悄无声息,点滴入心,自然而然地代代相传。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是靠日积月累地经营和维系,没有天生的亲热和无缘无故的厚爱。

如今我们都悄悄迈入了不惑之年。

小李已是两位孩童的母亲,她的嘴角总是露出对生活知足的幸福神色。

而我也如愿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跌爬滚打,希冀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的故事只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缩影。

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我们承载着长辈们对于未来的寄托。然而我们又生活在信息更新迅速的时代,我们的观念都随着周遭环境的改变而时时更新着。

好在我们这一代人还讲究个——老理儿。对待长辈虽谈不上逆来顺受,但尽孝总是心甘情愿的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普遍现象。如何应对中年危机,在中年的激流中循序渐进地学习、精进,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思考和沉淀的课题。

如今小李和我虽不常见面,但因为通讯工具的发达,我们是网络上——天天见。

随着交通物流的发达,即便平时没有时间天天看望父母,但吃食衣物,日常用品总能即时到达,聊表心意。

节假日里,在安排好各自的工作后,上门看望父母并与之交流心得体会,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环节。

唯有关心,才是真正的体贴。

父母们逐渐老去,长辈们都已到耄耋之年。

父母在,人生才有归处。

唯有在长辈们面前,小李和我,还依然可以做个快乐的“小囡囡”。

属于这个春天的假期,我们两家人相约聚在一起,欢乐知春色如许。细说往事,老宅犹在。

看着上一代,望着下一代,总也能感到生活始终有个盼头。

这就是属于我们的故事,朴实无华,却如花儿般散发着幽香,沁人心脾,久久不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