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读书想法

生命虽然有限,美却能够永恒 —《死于威尼斯》

2016-07-20  本文已影响163人  张筱涟
小说《死于威尼斯》

德国的著名文学大师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是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作品,看似简单的情节却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小说描写了一位名为阿申巴赫的作家,他是文学界首屈一指的人物,是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他为了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了威尼斯度假。在威尼斯,她遇到了美丽的波兰少年塔齐奥,并被他无与伦比的美貌所迷恋,即使威尼斯开始盛行霍乱他也不愿意离开,最终染病去世。小说一直在阿申巴赫的挣扎与纠结中顺延着,直到他彻底挣脱自己的枷锁,被美引领着走向了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美”这个抽象的概念所具有的力量,同时我也会思考对于阿什巴赫本人来说他所谓的沉沦以及最后的死亡究竟是不是另一种新生呢?

一.“美”是一种对现实的理想化

有人以为同是男性的阿什巴赫迷恋美少男塔齐奥,所以就简单的认为这是一部同性恋小说。可是纵观整部小说,你是感受不到任何情欲的色彩的。

所以,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个美丽的十四岁少年“有着天使般纯洁表情的脸,不由得令人想起了希腊艺术鼎盛时期的雕塑珍品。”甚至让作者觉得“自己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雕塑作品中都没有见过这样完美无缺白璧无瑕的稀世杰作。”这种感觉对于这位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完全新奇的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并不是一种私人情欲的表现。

艺术家一直遵守着社会的理性和道德,他一直认为“差不多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是“敢于藐视”的,是在跟忧患、痛苦、穷困、孤独、病弱、道德败坏、七情六欲以及各种各样的障碍坐斗争而诞生出来的。”

弗洛伊德认为这种不易察觉的欲望是被“超我”(uber一kh)压抑的“本我"(Es)的愿望。”

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阿申巴赫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着社会既定的规范,严格恪守准则,对他来说这个美少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的意象。

这个名叫塔齐奥的波兰少年的确是非常美丽的,但是对于一个饱经世故的艺术家来说,少年的力量似乎显得太过强大了。

正如柏拉图所说,美是唯一一种可以通过感官作用于艺术家的东西,那么这个仅仅是感官的东西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精神力量呢?

这是因为客观存在的那个美少年是一成不变的,但是艺术家把这个客观的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加工以后就变成了另外一个美少年了,一个在他心目中让他无法抗拒的美少年。

就像一个人,若是他完全没有社会阅历或者完全没有思想,那么他一定是无法感知美的。艺术家用他本身存在着的种种抽象的精神和理论把美少年加工成了一个象征的意象。

就像不同的食物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满足了他自身的欲望,美少年身上所具有的特质也契合了他所缺乏却一直渴望的潜层欲望。阿申巴赫是一个辛勤工作的人,可是他还是会向往大海,向往那种超脱的感受和心境,只是压在他身上的重担无法让他实现内心深处的渴望。压抑太久的东西变得形式化。终于,在遇到这个美少年时,他的心中燃起了追求美的熊熊烈火。

所以美少年在阿什巴赫的心里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着“美”的符号,他对于美少年的追求正是他心中对于美的无法止息的追求。只是这种美的力量之强大却是艺术家始料未及的,更是他无法掌控的。

二.“沉沦”是另一种形式的突破

阿申巴赫遇到了像天使像神话中的人儿,他暗藏的激情被点燃,开始有了创作的激情,也有了生活的激情,可是他却在自责和挣扎着,他既无法面对自己心中产生的种种奇特的变化,又无法控制自己面对“美”时的兴奋和狂乱。

这种激烈的心理斗争其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艺术家是从事于精神领域工作的人,可是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有一个规则和法则的。也许很多事情和问题本身是没有什么准则可言的,但是人总是在寻求一种准则供自己的行为去参考和衡量,不然的话一切似乎就显得混乱了。否则也不存在斗争,大到不同种类的斗争,小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同准则之间的争斗。

阿申巴赫就是后者。他一直以来遵循的是艺术家所提倡的节制的生活,道德和理想的约束,和一切作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这种准则在他的创作生活中是一直存在着并且是被谨守的。但是在遇到了塔齐奥的时候被颠覆了。

暂且不说为何会发生这种转变,也不去讨论到底哪一种准则是切实可行的。只是艺术家本人经过一定的挣扎之后终于开始“沉沦”了,他生活里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观看在玩耍的美少年,甚至为了让自己变得年轻而去染发、化妆。这些表现都是他的准则已经发生转变的证明。

这是一场“美”和“理智”的战争,最终“美”赢了,这是艺术家的另一个声音,也是他的另一种突破。他突破的是自己的内心,也突破了外界的很多既定的法则。

美少年塔齐奥

三.美可以泯灭死亡

沉沦后的阿申巴赫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去拼命地追逐自己眼中的和心中的美,他无法自拔,或者说他在挣脱自己内心的枷锁之后根本就不想再从中走出去了。

艺术家都是决绝的,希望获得一种最极端的体验,他已经确切获知威尼斯发生了霍乱,明确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受威胁,可是他并不愿意离去,只是为了看到他的塔齐奥。此时塔齐奥早就驻进了他的心里。

纵然是死亡又怎么样呢?死亡对于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因为没有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但是艺术家的决断让死亡变得黯然失色了。在美的面前,死亡失去了它或是恐怖或是神秘的力量。

美可以泯灭死亡,泯灭所有的高尚和卑微,在美的面前只有美,纯粹的美,别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这种肉体上的死亡其实是一种新生,在临死的时候,阿申巴赫似乎是心满意足的,“在他看来,主宰他精神世界的那个苍白而可爱的游魂似乎在对他微笑,对他眨眼;这时,那个孩子的手似乎已不再托住臀部,而是往前方伸出,插翅在充满了希望的神秘莫测的太空中翱翔。他呢,他也象往常那样,跟着他神游。”

作家死亡的时候灵魂没有一点腐朽的气息,甚至可以说灵魂依然执着于追求和保护着他所追求的美,并且美同样回应了他。这样的结局完全是一种唯美的境界,没有任何的哀伤。

美是一个抽象却很活跃的概念,它永远存在在那里,哪怕是不断变化。追求美的人是不断地前赴后继着去追赶的。美是永恒的,所以肉体凡胎的艺术家只能是在奔跑的状态中,一直在路上。既然是一个永恒的概念,那就会像太阳一样,永远无法追寻到,只能不断地接近,接近,再接近······

死亡在永恒的概念里是短暂的,所以是微不足道的。因为用生命来限制的东西是很难去达到的。但是我们无数的艺术家一直在追逐。

因此我们又会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艺术家到底该用什么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呢?是用既定的理性和道德,还是用美的标准?是让美来引导自己还是自己去把握美呢?如阿申巴赫一样的结局是否就是真正的解脱呢?

有人说阿申巴赫的堕落最终使他走向了毁灭,这就警告艺术家们不应该完全由感情来引领自己一步步迈向深渊,应该用理性和道德来约束自己的感情和行为。

可是小说里的艺术家刚开始就是如此遵行的,为何还会有死亡的结局呢?又有人说应该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去平衡,去寻找最好的平衡点。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啊!

永远是绕不开的问题,永远让思考者在矛盾挣扎。这可能也是《死于威尼斯》丰富内涵所在吧。连作者自己在评价自己的这部作品时都说:

“《死于威尼斯》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结晶,这是一个结构,一个形象,从许许多多的晶面上放射出光辉。它蕴含着无数隐喻;当作品成型时,连作者本人也不禁为之目眩。”

也许在经过一番深邃却又无望的思考之后仍然无法寻找答案,但是艺术家追寻的那份永恒之美却永远存留在人们的心间,也还会有无数的艺术家仍然在或是死亡或是新生的境界中继续追寻。

电影《死于威尼斯》又是另外一种诠释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